1 / 7
文档名称: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流程.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流程.doc

上传人:蓝天 2021/9/4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流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流程
1'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第3课,馒头发霉了)
【演示目的】使学生知道馒头发霉需要哪些条件。
【演示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演示步骤】
1、 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气温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 里,每天按时观察,作好记录。
2、 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 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里,每天按时观察,作好记 录。
3、 3-5天后,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在高温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冰箱里的馒 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很少霉菌。
【实验结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2、馒头发霉对比试验
(第3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步骤】
1、 把选好的四片馒头,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标签。
2、 在1、3号上滴上适量的水,将2、4号烤干。
3、 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 将1、2号馒头放在朝阳的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内。
5、 五天后,观察四片馒头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面积最大。 2、3号馒头发霉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面积最小
【实验结论】
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温馨提示】1、塑料袋不要漏气,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用过的馒头不要随意乱扔。
【整理器材】
3、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第5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用火柴点燃蜡烛,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2、 用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物质一烟。
【温馨提示】
1、 不要把蜡烛的液体弄到身上,以免烫伤。
2、 玻璃片要旋转移动,时间不宜过长,发现有烟即可。
【整理器材】废物入桶,碎的玻璃片安全放置,不要扎伤。
4、鸡蛋与醋反应实验
(第5课,蜡烛的变化)
【演示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物质的变化。
【演示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
【演示步骤】
1、 往烧杯中倒入约四分之三的醋。
2、 将鸡蛋放入醋中,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鸡蛋皮变软。
【实验结论】鸡蛋皮在醋中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5、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
(第6课,食盐和水泥)
【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食盐、火柴、铁盒盖、塑料匙、铁架台(带铁圈)、 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 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 把食盐水倒入铁盒盖,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面,点燃酒精灯,给食 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 食盐入水,溶解看不见了。
2、 给食盐水加热,又恢复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
通过给食盐加热的方法可以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温馨提示】
1、 使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2、 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刚停止加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