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湿地生态修复办法探索.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湿地生态修复办法探索.docx

上传人:阿哈哈哈吧哈哈哈 2021/9/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湿地生态修复办法探索.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湿地生态修复办法探索
作者:钱少江 张桢 任伟 单位:溧阳市环境监测站 苏州中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学院
前言
虽然,国内外关于湿地的研究比较多,但目前还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并且不同的国家和研究者关于湿地的分类也有着不同的看法。1971年《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普遍认为,湿地具有过湿的土壤(每年有较长时间的积水期)、区别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独特的动植物类型组成等显著特征,是介于陆生、水生环境的过渡带。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物种生境、减少洪水灾害、水质净化、休憩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我国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分布辽阔[1],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而且在提供生产、生活空间,缓解突发性水旱灾害等方面也起到了无法估量的重要作用。中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湿地在中亚热带地区农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天目湖湿地位于太湖流域上游,系人工水库,1961年建成,包括天目湖3条主要入湖河流(平桥河、中田河、下宋河)和西坡4条小河流,总库容量1.30x108m3,集水面积148.5km2,天目湖长18km,表面积150km2。月平均水位在16.96~18.49m之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溧阳市境内,属天目山余脉的丘陵地区。天目湖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江苏省五大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天目湖流域上游为丘陵山区,以林业种植为主;湖区所在地为中游地区,由于水资源保护要求,工业项目很少,以农业和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下游主要是溧阳市区,为城市生活集中区。天目湖为下游70多万溧阳人提供饮用水,是溧阳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切实加强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06年溧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方案》,促进了天目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水质改善。2011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硬碰硬转型升级、实打实开局起步"和"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新目标,应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天目湖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提升的新要求,溧阳市全面启动第二轮天目湖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天目湖湿地修复存在的问题
2.1生态修复工程的位置
沙河水库主要入湖河流包括水库西部坡地的4条支流和上游流域入湖的3条主干河流,其中上游流域的3条主要河流分别为平桥河、下宋河与中田河。3条入湖主干河流的入湖径流量占总入湖径流量的74.70%,TN和TP分别占总入湖污染负荷的81.69%、79.57%,是受纳入湖污染物的主体部分。本次修复工程的建设地点是平桥河、下宋河与中田河部分河段及附近林地。

2.2沙河水库的水质状况及污染来源
2.2.1沙河水库的水质状况沙河水库缺乏沿岸浅滩和水生高等植物,藻类几乎成了沙河水库水体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且富营养型藻类增多,清水性或贫营养型的浮游藻类数量减少。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种类也较少。水体中没有被利用的藻类大大的过剩,沉降到沙河水库的沉积物中。这些死亡的藻类在表层沉积物中的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耗氧,导致沙河水库在夏季湖泊分层时,湖下层发生缺氧、厌氧,形成还原环境,使污染源中的营养物质被释放,引起一系列不利于沙河水库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2.2.2沙河水库的污染来源沙河水库流域土地利用中,农田和林地所占份额较大,分别占35%和56%。沙河水库地区土地利用的另两个特点:一是沿湖和流域产业开发,特别是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沙河水库水质比较敏感地区土地的无序占用;二是平桥河、中田河、下宋河三条主要入湖河道中下游两侧的平原与岗坡地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多,布局极其分散,湖泊和河流水面距离较近,且其周边有畜禽、水产养殖。因此,沙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主要由农田、林地、城镇居民点以及农村生活、旅游、畜禽及水产养殖六个方面构成(表1)。
2.3水库上游河流状况
平桥河、下宋河与中田河的入湖径流量在总入湖径流量中占较大比例,其河流的健康程度[3]影响着沙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目前,平桥河、下宋河、中田河存在以下问题:
(1)水质状况某些河段水花生大量生长,冬季水花生腐烂导致局部水体恶化,严重影响了平桥河水质。

(2)堤岸稳定性平桥河、中田河河道两侧为土质驳岸,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岸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