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近代经济史
从经济视角看历史
以历史眼光看经济
安徽师范大学
整理课件
第一章 导论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演变及其规律的历史。中国近代经济史是深入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和基础。中国近代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经济变迁是基本的形态,它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特点,也具有二元性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近代经济演变的基本过程,并对近代经济发展水平、近代中外经济关系、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官商关系、城乡关系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整理课件
一、经济史概念与理论工具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的特征
三、闭关政策与传统市场机制的特点
四、近代以前的资本主义萌芽
五、近代中国经济变迁的特点
整理课件
《政治经济学辞典》认为经济有四种含义:一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产关系,或适应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二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分配、交换和消费;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四日常生活用语中指节约和家庭收支状况等。“经济”一词,中国古已有之,几与“政治”同义;作为近代学科名目的“经济”,乃由日人翻译西方术语Economy而成,并于清末输回中国。
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整理课件
一、经济史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一)基本概念
经济史的考察对象,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经济现象的演变发展。是一个经济发展与制度演进及其交互作用的历程.
经济史是运用经济范畴阐明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具体历史过程。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
经济史是一门兼跨经济科学和历史科学两大门类的边缘学科。
整理课件
,就需要了解经济的演变
____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序
整理课件
经济史的主题
第一,经济增长
即人类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实质提高的历史
第二,制度变迁
即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
第三,社会进步
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两方面的历史
整理课件
与历史学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学利用历史方法实际上是运用历史智慧
主要联系:
⑴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已往的经济状况、发展轨迹;
⑵叙述方法上,重视时序性,用史料说话。
整理课件
与历史学的联系和区别
主要区别:
⑴任务不同,经济史要通过对经济理论的不断证实和证伪,推动经济学的发展;
⑵观念不同,在史学家的人性判断中,加入“经济人”假设;
⑶方法不同,尽可能借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工具,如发展阶段论、交易成本概念、创新理论、经济图表及数学模型。
但切忌生搬硬套。
整理课件
与经济理论研究的关系
研究对象和目的大致相同:
都是“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探索它们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供人们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借鉴和利用。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