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新郑介绍.ppt

格式:ppt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郑介绍.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郑介绍.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丽的新郑——我的家乡制作人:张慧新郑( Xī n Zh è ng )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县(市),也是中华第一古都、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单位、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河南省 1989 年公布的第一批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先后在新郑建都 539 年之久,郑韩故城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郑简介: 景点之一: 每年三月三,拜祖大典都会在新郑黄帝故里举行。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汉代建祠,明朝隆庆四年( 1570 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 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该景区总面积 7万多平方米, 突出了寻根拜祖主题,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区域。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景观;故里祠区有黄帝故里祠,祠中供奉有轩辕黄帝及黄帝妃嫘祖、嫫母塑像,祠前有轩辕桥、青石坊、指南车、日晷、汉阙;广场区设中华姓氏广场,其中有镌刻 3000 多个姓氏的中华姓氏墙和黄帝宝鼎坛等景观。。黄帝故里景区先后被确定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重要旅游景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黄帝故里景点之二: 始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南 15 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 12 平方公里,海拔 793 米,面积 49 平方公里。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始祖山一峰突起,陡峭险峻,气势磅礴,向西望去,层峦叠嶂,气象万千,极目东眺,云海茫茫,风景如画!春暖花开时,万物复苏,漫山遍野开满杏花、桃花;盛夏时节,浓荫蔽日,响泉飞瀑,鸟语花香, 清爽宜人;金秋时节, 天高云淡,红叶遍山;隆冬来临,石壁嶙峋,山瘦水细,雪天过后,登高远望, 一片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情雅致!位于山腰处的玉女池和黑龙潭,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穿谷跌崖, 声似铜铃。姬水河恰似玉带缠绕着她蜿蜒东去。每当天气晴朗,始祖山便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如烟如梦,古时被称为新郑八大景之一——“大隗晴岚”。始祖山景点之三: 郑风苑景区位于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 有郑风苑、郑声苑、历史名人苑和游乐园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有乐水亭、郑风阁、郑国东门、荷花仙子像、郑声苑、琴瑟宫、九曲流英、历史名人苑等景点。苑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吃住游相配。镌刻有《诗经·郑风》的奇石,形态各异;汇聚中国南北方名品的荷花, 千姿百态,亭亭玉立;气势恢宏、妙趣横生的壁泉飞瀑,使人犹处深山峡谷;造型别致的情侣小屋,令青年男女留连忘返;儿童乐园中欢声笑语,乐趣无边;钓鱼台上宁静安逸,遮荫避雨;亭台轩榭造型各异,古朴典雅; “东周列国志石栏”堪称中华一绝;在琴瑟宫要以欣赏到 2000 多年前的郑国风情舞蹈表演及编钟、古筝等乐器演奏,绕梁三日, 意韵悠远;登上郑风阁,四周风光尽收眼帘,窑洞餐厅古香古色,颇具有黄土高原风情。郑风苑以她美丽的自然风光、脍炙人口的郑风诗歌和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故事,使这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爱情圣地, 被誉为“东方伊甸园”。在这里可以作诗经觅踪之旅,品味东方古典爱情的甜美;也可攀岩戏水,荡舟垂钓,尽情领略她优美而迷人的风情! 郑风苑景点之四: 郑王陵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 270 亩, 内有有春秋墓葬 3000 余座,大中型车马坑 18 座,其中 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 180 座, 长宽均超过 20 米的特大型墓 4座。这片地一旦开挖,地下的墓地之间密集度连将一头牛的地方都没有。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占地面积为 54 亩,主要内容为“已发掘的一号车马坑展示厅、三号坑车马坑展示厅、郑公中字型大墓、郑国大夫墓部分大中型墓葬马坑地上展示区、眺望台、休闲广场、廊架及反映东周时期文化特色的景墙。其中, 1号车马坑于 2001 年4月发掘,内葬多种豪华实用车辆 20 辆和许多马骨;郑公墓和郑大夫墓仍在发掘之中。郑王陵博物馆景点之五: 黄帝古枣园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西南方,面积约 680 多亩,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至今仍有树龄在 500 年以上枣树有 568 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其中一株胸围 米,树龄 600 多年,且枝叶茂盛,硕果累累,被国家林业部专家测定为目前全国最古老的枣树,人称“枣树王”,并称这样的古树园在国内实属罕见。被列入保护的还有“枣树二王”、“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