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中考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中考复习.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6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中考复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 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
物 的心情
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比喻:用XX比喻XX, 表现了(事物)……的特点(青苔),表达了(人物)……的青苔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 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青苔(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 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 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 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 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 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 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 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 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 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 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
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 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 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 最后、此外
……),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来点小技巧——初中语文答题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 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 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 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 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 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