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房建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房建教案.doc

上传人:endfrs 2016/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房建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地基、基础与地下室第一节概述一、地基、基础的概念: 1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最下部埋入土层中的承重构件。 2 、地基:是位于基础下面受上部建筑物荷载影响的一部分土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二、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1 、基础承受建筑物上部荷载,将它们同自重传递给地基 2 、地基不同程度的变形使基础发生沉降。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 10% --40 %,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是减少建筑总投资有效方法!3 、持力层:地基中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图 5-1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4 、地基的承载力:地基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第二节地基一、地基的设计要求:满足强度、变形、稳定性要求。二、地基的分类: 1 、天然地基:不需经人工改良或加固便可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天然土层。 2 、人工地基:须预先对地基土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加固方法: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桩基。第三节基础埋深、类型与构造一、基础的设计要求:满足强度、耐久性、经济指标要求二、基础的埋置深度:图 5-2 1 、基础埋深:是指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2 、按埋深分为深基础( > 4m ) 、浅基础、不埋基础。 3 、影响埋深的因素: ①建筑物的特点及使用性质的影响。②地基土层构造情况的影响。③地下水位的影响。图 5-4 ④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图 5-5 建筑物基础应埋置在冰冻层以下不小于 200mm 处。⑤相邻的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影响。三、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 、刚性基础:是指由砖、石、砼、灰土等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2 、非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是指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限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二)按基础的构造型式分类: 1 、墙下条形基础:是砖石墙的基础形式。刚性基础 2、独立基础( 柱式基础): 当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且柱间距较大时, 每根柱下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形式基础。 3 、柱下条形基础:为增加建筑结构整体性,防止不均匀沉降,或当地基承载力较小而基础分布较密时,可将柱下独立基础连接在一起。 4、井格式基础( 十字带形基础): 框架结构处在地基条件较差时, 可将独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连接在一起。 5 、筏形基础:当上部荷载特别大,地基很软弱,可选用整片的筏板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这种基础形似筏子。梁板式平板式(不埋) 6 、箱形基础:当建筑物荷载很大,浅层地质情况较差或建筑物很高,基础需深埋时,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成刚度很大的盒状基础。 7 、桩基础:当浅层地基上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第四节地下室: 一、概念、分类与交通疏散: (一)概念:建筑物底层地面以下的房间。(二)分类: 1 、按使用功能分: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2、按顶板标高分: 半地下室( 埋深为 1/3 ~ 1/2 倍的地下室净高) 和全地下室( 埋深为地下室净高的 1/2 以上)。 3 、按结构材料分: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三)构造组成: 1 、墙体:受土体、地下水侧压力。采用砼、钢筋混凝土墙: >300mm 地下水低用砖墙: >490mm 2 、顶板:现浇(防空)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3 、底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渗能力。 4 、门窗:有外窗须设采光井,防空地下室一般不设窗。 5 、楼(电)梯:与地面相连的设施。(四)交通疏散要求: P101 二、采光井构造: 1 、目的:采光、通风 2 、组成:侧墙、底板、遮雨设施/ 铁篦子 3 、井底要做 3 ﹪左右的坡度。底板顶面较窗台低 250~300 ㎜。采光井的长度应比窗宽 1m 左右。侧墙顶面应比室外地面高,防地面水流入。三、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 (一)防潮: 1 、条件: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设计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 ~ 时,作防潮处理, 只适用于防无压力水 2 、构造要求:砌筑墙体用水泥砂浆,垂直、水平都要做防潮层。(二)防水: 1 、条件: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或地下室周围土层属弱透水性土存在滞水可能时,应设防水。 2 、防水方案: ①隔水法:卷材防水: 外防水:防水效果较好;内防水:常用于修缮工程。涂料防水、水泥砂浆防水、砼自防水(集料级配法、外加剂法、新品种水泥) ②降排水法:内排法集水井外排法盲沟第六章墙第一节概述一、墙体的分类: 1 、按墙体平面上的位置分类: 内墙窗间墙①②窗下墙( 窗肚墙) 外墙女儿墙 2 、按墙体方向分类: 横墙内横墙山墙纵墙内纵墙外纵墙 3 、依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 ①承重墙②非承重墙: 隔墙:凡分隔内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