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1/9/6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
篇一: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使用说明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使用说明盘县第二小学:周芳
一、教材编写思路及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写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展现出新的面貌,适应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在简单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6、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7、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全册教学重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用数学。
4、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六、各单元教材、教法说明: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一、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直观感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二、教材说明
从学生已经认识的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入,让学生借助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如何引入?(建议可以用美术课上用的那些石膏模型)再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5类(既要关注分类结果,更要关注分类的过程和分类的理由,因为学生对分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对这些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抽象出5种平面图形,分别进行认识(给出5种图形的名称)。就这个单元的练习来说,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涂色的、有统计同类图形个数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等等。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空间
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三、教学方法
(1)通过画、说、涂、拼、剪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拔高要求。
(3)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素材(主题图,练习第6、7、8题),让学生去体验、去区分。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说明:
鉴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必要途径和要求,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十几减几”分为“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两部分编排,以减缓坡度,增加练习时间。这种结构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结构(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是相对应的,形成了结构上的节奏美,也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