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红军长征 (2).ppt

格式:ppt   大小:1,12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军长征 (2).ppt

上传人:yjjg0025 2021/9/7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军长征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0课
一、说教材



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主要讲述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及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
(1)联系比较法 : 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毛 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学****合作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能力并把握课本基础知识。
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 三个步骤: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以学为主
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学****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
胜利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失利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1933年10月至
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
50万
第五次
8万
军队人数
中 央
于都
瑞金
遵义
吴起镇
会宁
将台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四川
西康
甘肃
陕西
E
C
A
B
D
湘江
乌江
金沙江
湖南
赤水河
大渡河
中 央
于都
瑞金
遵义
吴起镇
会宁
突破湘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陕甘宁
将台堡
冲破四道
封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