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9/7 文件大小:1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者:朱强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探究实质,针对市场集中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方法分析,并引用实际数据分析,对照贝恩划分的市场类型,认为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还不是很高,且得出了几点原因,并就这几点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 市场类型  汽车产业   规模经济
正文: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规模概况:
进入20世纪我国汽车业的产销量增长飞快,产业规模扩张迅速,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汽车业增加100万辆所耗费的时间大大缩短,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年缩减为2003年的一年时间;二是中国汽车年产量的世界排名显著提升,从第11位上升至第4位并一直保持至今;三是国内汽车产业的布局渐趋合理,集中水平日益提高,目前己形成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称一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和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3大汽车集团为首,数家重点汽车企业为主体的“3+X”格局(X指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南京非亚特、浙江吉利、安徽奇瑞等)。近20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年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率。加入WTO几年来,汽车产量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720万辆,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并创造了767.93亿元的行业整体利润,.4%(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虽然汽车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汽车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是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产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汽车产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我国产业集中度及其应影响因素,产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国内外学术界衡量市场集中状况的指标可分为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前者是考察最大几家企业所占某一行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即集中率指标,后者是考察某一行业企业规模的分布状况,如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郝芬达尔(HHI)指数。就前者来说,它与一个行业中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直接联系在一起,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因而被称为绝对集中度。后者则反映的是某一行业各企业规模分布的不均等状况,一般与各种离散统计概念相关。其最大特点
是考虑了全部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但缺点是缺乏明确的经济含义。下面本文对各个统计变量一一展开论述。
(!)产业集中率:
在计量集中度的各指标中,集中率是一个简便且使用广泛的常用指标。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产业的份额。产业集中率的计算公式为:
N企业市场集中率CRn=/(i=1,2,3…)
公式中 CRn为集中率,Xi为一个市场或一个行业中的第i个企业的有关数值,N是全部企业数目,即市场上的企业总数,n的取值取决于计算的需要,通常为n=4,n=8,计算前4个或8个企业的集中率,CR3也较常用。
(2)集中曲线:
集中曲线可以非常直观的反映市场的集中状况。它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100%的累积百分比为终点,并与一定行业的企业总数相对应。其纵坐标是行业的有关数值(如销售额、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