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成长培训计划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 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让人 民满意的教师,培养让人民满意的学生”为宗旨,着眼于 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 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使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 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 工作目标
1、 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群体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望,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目标。
2、 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 设,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每位教师的 专业发展,能独立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 展的能力。
三、 工作要点:
1、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塑造教育
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 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三全”、
“三让”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通过召开思想汇报会和 座谈会、树立典型、请优秀教师作辅导讲座、加强考核等 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 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2、 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 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 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 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 专业水平的提升。
3、 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 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 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
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 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 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 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 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 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 好各项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快乐课 堂,当堂达标”活动。以学科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 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 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 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 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立足岗位培训,着力打造名师。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 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 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 师徒结对汇报课等活动。
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目前我校 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正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我 们的任课教师自觉学习、积极思考、深入研究,体现了对 新课程理念由不甚理解到逐渐理解到付诸实践再到加深理 解的过程。他们从备课、设计教学环节到选择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从授课形式到评价方法;从对教材的理解到对 学生个性的关注等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我校课堂教学 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喜人局面。因此,今年我们要继续 以年级组为单位兴研究之风,开展“备课、上课、评课、
改课和观摩课”等系列教研活动,同时,各教研组在每周 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 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 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 行动一 一观察一一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 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 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 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让“走进新 课程课堂教学大赛”成为为教师搭建展示年组凝聚力、个 人教育教学魅力的舞台。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 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 同提高的目的。
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师严格按 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校档案和个人 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 整改、有实效,学校将组织评选新课程活动优秀教案、教 学反思、典型案例、教育故事、心得体会等,并编辑成册。
6、拓宽研讨渠道,丰富研讨内容。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 续完善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站,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