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这篇文章不是讨论(i++)+(i++)+(i++) 的计算结果, 更不是讨论(i++)+(++i)+(i++) 。在C++ 教程中,我们都会学到:i++ 和++i 是两个表达式,他们都会对 i进行自增, 但是呢,作为表达式, i++ 的值是自增之前的值, ++i 的值是自增之后的值。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稍微深入的讨论。从操作符重载的角度,看 i++ 和++i 的区别,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操作符重载假设有一个类 Age ,描述年龄。该类重载了前置++和后置++两个操作符,以实现对年龄的自增。 Cpp 代码 Age 2.{: & operator++() //前置++ 6.{7.++i; *this; 9.}10. 11. const Age operator++( int )//后置++ 12. {13. Age tmp =*this; 14. ++(*this); //利用前置++ 15. return tmp; ++a 的类型是 Age& ,当然不能对它进行前置++、后置++、赋值等操作。 a++ 的返回类型为什么要是 const 对象呢? 有两个原因: const 对象, a(++)++ 这样的表达式就可以通过编译。但是,其效果却违反了我们的直觉。a其实只增加了 1,因为第二次自增作用在一个临时对象上。 ,对于内置类型, (i++)++ 这样的表达式是不能通过编译的。自定义类型的操作符重载,应该与内置类型保持行为一致。 a++ 的返回类型如果改成非 const 对象,肯定能通过编译,但是我们最好不要这样做。++a 的返回类型为什么是引用呢? 这样做的原因应该就是:与内置类型的行为保持一致。前置++返回的总是被自增的对象本身。因此, ++(++a) 的效果就是 a被自增两次。形参的区别前置++没有形参,而后置++有一个 int 形参,但是该形参也没有被用到。很奇怪, 难道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其实也没有特殊的用意,只是为了绕过语法的限制。前置++与后置++的操作符重载函数,函数原型必须不同。否则就违反了“重载函数必须拥有不同的函数原型”的语法规定。虽然前置++与后置++的返回类型不同,但是返回类型不属于函数原型。为了绕过语法限制,只好给后置++增加了一个 int 形参。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真的没其他特殊用意。其实,给前置++增加形参也可以;增加一个 double 形参而不是 int 形参,也可以。只是,当时就这么决定了。代码实现的区别前置++的实现比较简单,自增之后,将*this 返回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返回*this 。后置++的实现稍微麻烦一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