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c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格式:ppt   大小:89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上传人:fanglangjizv 2021/9/8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有生命有组织的环境要素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论
有别于污染影响:概念广泛,相关因素众多
基本对象:自然生态+农(林、牧)业生态
环境管理相对薄弱:法规、标准、技术方法、保护措施均落后于污染型环境影响
基本保护目标:维持多样性、维持生产力
基本任务:保护生态系统供给和服务功能
特有手段:属面的问题,用图件表示更有利
2
掌握基本概念
应力与应变 生态系统自有的缓冲和容纳
量变到质变 阈值性
区域性
系统性与整体性
认识生态系统需要:整体观、开放观、特异观、动态观、工程观、重点观—敏感目标、灵活观、综合观
3
生态环评 应掌握的要求
工程分析阶段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对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的要求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
分析生态影响型项目组成、布置和工程特点的基本方法
4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参见技106
划分依据
内部-影响范围 ﹤20km2 /20~50km2 />50km2
外部-生态系统变化量: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异质化程度、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
区域环境:绿地的数量、分布和连同程度
水和土地:荒漠化、理化性质变化;
地区敏感度:敏感与非敏感
5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连带问题,如何确定生态评价范围?
生态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空间连续性
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
6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扩展距离,分别为30~8km 、8~2km和1~2km
评价范围和工程影响范围的关系:~1km,得到工程影响范围
7
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
初步识别与筛选
根据对拟建项目潜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以及对项目性质和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分析,识别关键问题,用列表法对主要评价因子进行筛选
进一步的识别和筛选
现状评价后,进一步确认主要的评价因子
在识别和筛选过程中要初步判断评价因子的性质、变化过程,定性预测变化结果
8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生态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调查: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动植物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历史演化及发展趋势、区域内人类活动历时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方式和强度、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
9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评价区敏感区和人文景点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图件的收集和编制。收集地形图和编图所需的基本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土、土壤侵蚀图
已有图件不能满足要求,一级评价项目可利用卫星遥感图片解译编图和地面工作补充
正规生态基础图件:动植物资源分布图、自然灾害程度和分布图、生境环境质量现状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