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9/9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1 / 15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附件1: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加强校内外科普教育的结合,推动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丰富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实现与科普器材、科技展品的近距离接触,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奥妙,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科技、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科学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是按照中国科协、教育部、文明办的部署,以科学课程作为连接学校和科技馆的主线,将科技馆活动引进校园参与科学课程的教学,同时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学****实践,延伸学校科学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形成“双向互动”。在我市今年将主要开展以下内容:
  1、科普专家进校园:发挥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和科学教师等科普队伍的优势,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送进校园,推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br/>  2、科普车进校园:充分利用山东省科协为我市配备的“山东省科普车”这一流动科普平台,发挥车载科普器材和设施的优势,配合科学课程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将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典型科技成果展览,新技术、新成果展览,科技知识展览,青春期心理和生理教育展览,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览等送进校园。
  3、主题活动进校园:发挥科技馆等校外科普场所资源优势,丰富学校劳技课和科学课的内容,利用科技馆阵地和社会科普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参观科普展览,参加科普竞赛活动、把部分科学课程安排在科技馆等校外科普场所进行等。
三、总结评估
活动开展结束后,各活动单位要认真填写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调查表(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同时撰写活动总结,包括新闻报道情况、与学生、教师相关的调查活动信息、及活动照片等,并于活动结束后的10-15天内上报工作调查表和活动总结至烟台市科技馆。科技馆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设计开发更优质的校园科普资源,从而将此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附件2:
烟台市中小学生航空、航天、车辆模型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参赛范围:
全市在校中、小学生。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二、参赛项目:
1、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留空时间);
2、手掷模型飞机(直线距离)。
3、电动自由飞(留空时间)。
4、模拟火箭 (留空时间)
5、四驱车模型 (竟速时间)
三、参赛办法及活动安排:
各县市区科协、教育体育局统一协调组织本地区的参赛报名工作,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按照各地参加活动人数50:1比例确定相应参赛人数,参加市级竞赛。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学校必须组队参赛。
训练、竞赛器材由各县市区竞赛组委会统一汇总,报市组委会办公室。
四、活动时间:
1、4月至10月为各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并组织校级竞赛时间。
2、10月上旬为县市区级竞赛时间。
3、11月上旬由市组委会组织全市的航空、航天、车辆模型市级竞赛。
五、奖项设置:
各竞赛项目设定个人奖项及以学校为单位的团体奖。个人奖:依据竞赛成绩设定一、二、三等,颁发奖励证书;团体奖:依据学校参赛选手前五名成绩之和,作为学校团体赛成绩,颁发奖状。
相关内容及表格到(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浏览
附件3:
烟台市第七届中小学“七巧科技”活动实施方案
一、 活动目的
    以“全民全运,在我心中”为主题,发动、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二、参加对象
全市在校的中小学生。
三、活动安排
各县市区中小学科技活动组委会于5月1日前将参加活动的学生数汇总,统一上报市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办公室将于6月1日前将活动器材送达各县市区。 6月—8月,为各学校辅导学生、组织选拔校级竞赛阶段。9月为各县市区级竞赛阶段。10月为市级竞赛阶段。各县市区组委会按照各学校参加活动人数50:1(五副30:1)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级竞赛。省级竞赛和全国竞赛时间再另行通知。
四、活动项目与评分标准
(一)活动内容
①、“智力七巧板组合与分解”竞赛(试卷)
②、“智力七巧板多副组合”创新作品评比(作品)
(二)评分标准:
①作品的主题和命题的一致性;
②作品体现的强烈感受力;
③作品图案的生动性、颜色搭配的合理性;
④作品图案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