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直接间接接触电击防护.ppt

格式:ppt   大小:3,188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直接间接接触电击防护.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9/10 文件大小:3.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直接间接接触电击防护.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直接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应当使危险的带电部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
最为常用的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即绝缘、屏护和间距。
这些措施是各种电气设备都必须考虑的通用安全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
第一节绝缘
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长久以来, 绝缘一直是作为防止电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绝缘也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一、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其导电能力很小,但并非绝对不导电。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的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107 Ω·m 。
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对带电的或不同电位的导体进行隔离,使电流按照确定线路流动。
绝缘材料的品种
一般分为:
①气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空气、氮、氢、二氧化碳和六***化硫等;
②液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来的绝缘矿物油,十二烷基苯、聚丁二烯、硅油和三***联苯等合成油以及蓖麻油;
③固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树脂绝缘漆,纸、纸板等绝缘纤维制品,漆布、漆管和绑扎带等绝缘浸渍纤维制品,绝缘云母制品,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电工用层压制品,电工用塑料和橡胶、玻璃、陶瓷等。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主要表现在电场作用下材料的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及绝缘强度。
它们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 或电导) 、相对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及击穿强度四个参数来表示。
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分别是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主要电性参数之一。
为了检验绝缘性能的优劣,在绝缘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中,经常需要测定其绝缘电阻率,包括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而在绝缘结构的性能和使用中经常需要测定绝缘电阻。
温度、湿度、杂质含量和电场强度的增加都会降低电介质的电阻率。
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使离子容易迁移,电阻率按指数规律下降。
湿度升高,一方面水分的浸入使电介质增加了导电离子,使绝缘电阻下降;另一方面,对亲水物质,表面的水分还会大大降低其表面电阻率。电气设备特别是户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因受潮引起绝缘材料电阻率下降,造成泄漏电流过大而使设备损坏。因此,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应定期检查设备绝缘电阻的变化。
杂质的含量增加,增加了内部的导电离子,也使电介质表面污染并吸附水分,从而降低了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在较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固体和液体电介质的离子迁移能力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 大,使电阻率下降。当电场强度临近电介质的击穿电场强度时,因出现大量电子迁移,使绝 缘电阻按指数规律下降。
2. 介电常数
电介质在处于电场作用下时,电介质中分子、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发生偏移、使得 正、负电荷的中心不再重合,形成电偶极子。电偶极子的形成及其定向排列称为电介质的极 化。电介质极化后,在电介质表面上产生束缚电荷。束缚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介电常数是表明电介质极化特征的性能参数。介电常数愈大,电介质极化能力愈强,产 生的束缚电荷就愈多。束缚电荷也产生电场,且该电场总是削弱外电场的。
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受电源频率、温度、湿度等因素而产生变化。
随频率增加,有的极化过程在半周期内来不及完成,以致极化程度下降,介电常数减小。
随温度增加,偶极子转向极化易于进行,介电常数增大;但当温度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热运动加剧,极化反而困难一些,介电常数减小。
随湿度增加,材料吸收水分,由于水的相对介电常数很高 ( 在 80 左右 ),且水分的 侵入能增加极化作用,使得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明显增加。因此,通过测量介电常数,能够判质受潮程度等。
大气压力对气体材料的介电常数有明显影响,压力增大,密度就增大,相对介电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