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文物保护单位澧浦楼讲解稿.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物保护单位澧浦楼讲解稿.doc

上传人:露露二天 2021/9/1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物保护单位澧浦楼讲解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文物保护单位澧浦楼讲解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澧浦楼讲解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位于澧州古城墙之上的“澧浦楼”。
在我们澧县有个传说,在清代,四川有位吹牛高手,号称吹遍全国无敌手。一天,这位高手来到澧州,碰到骑在牛背上放牧的一个小牧童,两人就比赛吹牛。四川那位高手说:“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你若想上天,只要手一扳。”小牧童说:“澧州有座八方楼,一修修到天上头,你若想上天,还得往下走”。当然,这座楼并没有牧童所说的那么高,但在当时,这座楼是澧州城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了,站在楼上,可以一览澧州城的全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九澧名楼,一起来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神秘色彩。
澧浦楼,素有“九澧第一名楼”之称,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它其实有三个名字呢。第一、叫澧浦楼。这是根据它的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因为澧浦就是澧水河畔的意思。第二、叫八方楼。这是因为楼体呈八方形,是根据它的外形而命名的。这第三个名字呢,就有点神话色彩了,叫遇仙楼。相传在南宋时期,澧州城内的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的艰苦,直到有一天太守乔逊路过此处时,梦见了吕洞宾,太守因为忧心人们的疾苦,便请教仙人:“如何才能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吕洞宾就告诉太守:假如在这里修建一座八方的楼亭,这里的老百姓将会丰衣足食。于是,太守就倡导修建了这座楼,并取名“遇仙楼”,自从有了这座遇仙楼,这里的人们真的远离了饥饿,过上了好日子。
澧浦楼始建于宋,屡修屡毁,现在的建筑系清嘉庆九年(1805年)遗存。楼体为八方攒顶式,整木结构,三重檐,高20米,楼底直径14米,上置黄色葫芦宝顶,顶覆绿色琉璃瓦,黄色卷草纹脊,角悬风铃。楼体结构巧妙,全楼共有檐柱32根。整个建筑无一颗铁钉,全为卯榫结构。
澧浦楼楼内设旋梯,可上二、三层。底层四周设花格门,有回廊一周,梁枋刻有龙、凤、花草等图案。登斯楼,拾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