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儿童课外书好词好句
篇一:培养孩子圈画好词好句的习惯
第二节培养孩子圈画好词好句的阅读习惯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书写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的基础上,我们将以“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为例,引导孩子边读书边圈画好词好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读书读得更深入、读得更有效,让阅读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一、摄取客观信息。
。家长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孩子意识到圈画好词好句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进而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好词佳句。
家长:课外书中有许多佳词美句,如果加大积累就会丰富语言积累,对将来的说话、写作都是极有好处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阅读、有效积累呢?
孩子:我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吗?
家长:圈画好词好句、建立摘抄袋也是很好的办法。
孩子:我也试试吧。
家教提示:
。
。好词是指他们需要积累,将来能够加以运用的词语,可以分为几类:一是成语和蕴含丰富的四字词语;二是特殊格式的词语,如ABB、ABAB、ABAC等;三是一些在我们平时口语中很少用的典型的书面语,如蔚蓝、芬芳、飘零等。好句就是指具有深刻内涵与教育意义,能领悟道理的句子,或是运用各种手法、描写优美的句子。
。圈画摘抄这种阅读的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符号进行圈画,把握不好该圈什么、画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发现一些好词好句,进而学会正确而迅速地圈画、积累书中的好词好句。
(1)竞赛引导
(2)交流评价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家长和孩子互换圈画的好词好句,评价对方积累的词句是否有意义。同时也要告诉孩子阅读并不仅仅是读,还要思考。而且通过这样的引领孩子才知道:怎样去找好词好句,什么样的词句才适合积累。长此以往孩子读书就有了导引和侧重,就会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
(3)摘抄整理
第一步,摘抄
在熟练掌握圈画好词好句的基础上,书写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建立摘抄记录本。每次读书后,把圈画的好词好句摘抄在记录本上,写的过程也是一次理解记忆的过程,同时还能训练书写能力。
第二步,整理
当孩子能熟练圈画出好词好句,并了解描写的类型后,可以直接将好词好句分门别类投入到“摘抄袋”中,便于日后运用和温习。
如: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胸怀坦荡、远大抱负、能文能武、文才武略、不懈地努力读书。描写时间的词语:春去冬来、寒来暑往。
家教提示:
,但是孩子欣赏借鉴的同时利于今后的深入阅读。同时因势利导,孩子画出自己喜欢的和不理解的词句,既是解疑,又是积累。家长要真诚地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以保持浓郁的读书兴趣。
。
、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者与家长交流。
二、选择喜欢信息
家长让孩子说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我喜欢祖逖和刘琨听到公鸡鸣叫声就起来练剑的部分,可以看出来他们俩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感悟阅读内容。
家长引导孩子从故事内容、成语意思等角度感悟阅读内容。
家长:这个成语故事流传至今,你了解故事内容吗?孩子: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和好友刘琨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家长:你能根据故事内容说说“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孩子:“闻鸡起舞”的意思是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只要有志气,并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四、交流阅读信息。
让孩子再阅读一遍故事或阅读其中最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就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与孩子交流。家长:读完这篇故事后,你能说一说你记住哪些好词好句了吗?
孩子:我记住了一个好词――闻鸡起舞,还记住了一个好句――功夫不负有心人。家长:我也记住了一个好词――严寒酷暑。我还能用“严寒酷暑”说一句话:不论严寒酷暑,边防战士们都会坚守岗位。你能用“闻鸡起舞”说一句话吗?
孩子:这些年,他闻鸡起舞,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
家教提示:家长和孩子交流一下各自记住的好词好句,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会悄然明白,许多好词好句并不是圈画完就没事了,而是要理解它,记忆它,还要会运用它。家长和孩子的阅读与交流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然后在孩子最有兴趣的时候,提示孩子建立阅读习惯。
五、积累阅读所得
。家长要引导孩子将摘抄、整理出来的好词好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记一记。
。家长要鼓励孩子将阅读内容复述给他人听,复述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六、分享阅读成果
家长要鼓励孩子将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其他同学听,也要认真听取其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