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背影
教学目标
1、 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 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 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 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3、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I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 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 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 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 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 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K板书课题』
二、 解题
1、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 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 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 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 一股清新气息。
三、 朗读训练
1、 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丧差使狼藉簌簌妥贴踌躇迂蹒跚
箸拭琐屑晶莹
3、 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
6段齐读。
四、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 、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 、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 、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
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 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 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 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耳贵信息)
回顾课文,布置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讨论讲解全文。
2、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 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论讨讲解
【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K分析H
(理解记叙的要素)
【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 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K分析H
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o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 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K分析H
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
K板书』惦记背影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 子买橘子)
K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 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 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 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 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
K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