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杨万里的诗词《昭君怨•咏荷上雨》原文和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万里的诗词《昭君怨•咏荷上雨》原文和赏析.doc

上传人:dyx110 2021/9/1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万里的诗词《昭君怨•咏荷上雨》原文和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总页数 5 页
杨万里的诗词《昭君怨•咏荷上雨》原文和赏析
《昭君怨咏荷上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词作。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杨万里的诗词《昭君怨咏荷上雨》,欢迎阅读!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赏析】
词的前两句写作者梦中泛舟西湖的情景。作者梦到自己驾着一叶扁舟在西湖游玩,游过荷叶荷花下面,到处都是荷叶荷花的清香。接着两句写作者被雨声惊醒所见。“梦初惊”,一“惊”字突出雨势之急。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两句是作者在庭院观荷所见之景。荷叶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莹透亮,不断地跳动。雨初落在荷叶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间又聚成一颗大的,如此反复,饶有趣味。荷叶此时成了一只硕大的绿杯,它的每一次晃动都使得珍珠滚动聚合,等到雨水积聚多了,荷叶便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倾,水珠便像水银一般泻入池中。“跳”字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打”字相呼应;以“水银”比水珠,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跳”、“散”、“聚”、“泻”,四个动词连用,把雨打荷叶,荷叶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第2页 /总页数 5 页
这首词的构思非常精巧,内容新奇,梦境与现实相互对照,富有动态,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扩展阅读:杨万里的诗词成就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黄庭坚)陈(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陶渊明)谢(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
第3页 /总页数 5 页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八),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编卷四)。又如《戏笔二首》、《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