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四.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四.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9/1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 11
157.自相矛盾
人有鬻(卖)矛与盾者,先誉其盾之坚,曰:“万物皆莫能陷(刺破)之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
[文言知识]
其。“其”既可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他的”、“他们的”,又可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上文“誉其盾之坚”中的“其”,指“他的”;“其人弗能应”中的“其”,相当于“那个”。
[文化常识]
古代的武器。古代的武器分进攻性武器与防御性装备两类。矛、枪、刀、剑、斧、箭是进攻性武器;盾、盔、甲是防御性装备。原始的矛是木棍上安装尖锐的石器,以后改为金属的头子,大大加强了杀伤力。上文所说的那个鬻矛者所出售的大概就是这类矛。盾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正面平滑,背面有抓手;盾有藤制、皮制与金属制的多种。战士在作战时一手拿矛、刀、枪之类进攻性武器,另一手握盾保护自己。
[思考与练****
1.翻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解释:①人云亦云中的“云”,是指 ;②万籁俱寂中的“籁”,是指 ;③千钧一发中的“钧”,是指 ;④屡见不鲜的“鲜”,是指 。
158.蝜蝂之死
蝜蝂(虫名)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益重,虽剧困不止也。其背甚涩(不光滑),物积因不散,卒仆地不起。人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其又好上缘,极其力不已,终坠地而死。
[文言知识]
苟。“苟”可以解释为“如果”。上文“苟能行,又持取如故”,意为如果能爬行,又抓取东西像早先一样。又,“苟无雨,则禾枯矣”,意为如果不下雨,那么禾苗就要枯萎了;“苟不改过,则益谬矣”,意为如果不改正错误,那就更错了。
[启发与借鉴]
有些人一错再错,就是要往绝路上走,多么像蝜蝂啊!
[思考与练****
1.社会上哪些人像蝜蝂?清说出一种或两种。
2.解释:①负 ;②辄 ;③益 ;④卒 ;⑤仆 ;⑥缘 ;⑦已
3.翻译:虽剧困不止也。
159.墨子责耕柱子
墨子怒(发怒,批评)耕柱子(墨子的学生)。耕柱子曰:“我无愈(好)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太行山),以骥与牛驾(驾车),子(你)将谁策(鞭打哪)?”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而非策牛也?”耕柱子曰:“骥足以(值得)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文言知识]
策。“策”本指马鞭子。如《马说》:“执策而临之”,意为拿着鞭子面对着马。上文“策骥
2 / 11
”、“策牛”的中“策”,都作动词用,指“鞭打”。而“我亦以子为足以策”中的“策”,要引申为“批评”。
[文化常识]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相传是宋国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战争,主张“兼爱”——爱所有的人。墨翟有很多学生,他们自己种田,自己织布,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跟“儒家”、“法家”一样有名。
[启发与借鉴]
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学生上进;对那些决意不肯上进的人,批评已毫无作用,故无需责备了。
[思考与练****
1.解释:①骥 ;②亦 ;③悟 。
2.翻译:我无愈于人乎?
3.墨子为什么要“怒耕柱子”?用原句答。

160.一举两得
有虎争食,卞庄子欲刺之,馆竖子(旅馆的伙计)止之曰:“两虎方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获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待)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文言知识]
举。“举”是个多义词。上文“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中的“举”,指“行动”,意为一次行动果然有两只老虎的收获。成语“举一反三”,意为举出一例便能推类好多种;“举棋不定”,本为拿着棋子不知投哪个位置,形容犹豫不决;“举国上下”,意为全国上上下下;“举目无亲”,意为睁开眼不见一个亲人,形容处在陌生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