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SDSPAGE实验焦庆昉、邓小园.ppt

格式:ppt   大小:269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DSPAGE实验焦庆昉、邓小园.ppt

上传人:wefe2019 2021/9/11 文件大小:2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DSPAGE实验焦庆昉、邓小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邓小园
1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SDS-PAGE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2
实验原理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泳动的现象。
电泳技术指利用电泳现象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技术。
3
蛋白质N端游离氨基,C端游离羧基以及侧链上一些基团在一定pH条件带电荷, 因此可以用电泳技术分离和鉴定
COO- COO- COOH
╱ + H+ ╱ + H+ ╱
Pr ←————→ Pr ←————→ Pr
╲ + OH- ╲ + OH- ╲
NH2 NH3+ NH3+
PH>PI PH=PI PH<PI
4
电泳使用不同的支持介质,早期有滤纸、玻璃珠、淀粉粒、纤维素粉、海砂、海绵、聚氯乙烯树脂;以后有淀粉凝胶、琼脂凝胶、醋酸纤维素膜,现在则多用聚丙烯酰胺(PAGE)和琼脂糖凝胶。
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基本原理:聚丙稀酰胺是由丙稀酰胺和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经共聚合而成。此聚合过程是由四甲基乙二胺(TEMED)和过硫酸胺(AP)激发的。被激活的单体和未被激活的单体开始了多聚链的延伸,正在延伸的多聚链也可以随机地接上双丙稀酰胺,使多聚链交叉互连成为网状立体结构,最终多聚链聚合成凝胶状。
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 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
7
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
8
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样品本身:带电量,分子大小,形状
电场强度:电压
电泳介质的pH和离子强度
凝胶网络的孔径
9
实验材料和仪器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易溶于水。具有毒性作用:刺激皮肤和神经系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