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正数负数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正数负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12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正数负数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教学目标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 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 ,我的名字 是XX,身高1. 73米,体重58. 5千克, 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 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 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 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 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 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 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 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 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一”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 里学过的数的类 型,归纳出我们 已经学了整数和 分数,然后,举 一些实际生活中 共有相反意义的 量,说明为了表 示相反意义的 量,我们需要引 入负数,这样做 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 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 枯燥乏味为了既 复****小学里学过 的数,又能激发 学生的学****兴 趣,所以创设如 下的问题情境, 以尽量贴近学生 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 学生探究的欲 望,学生自己看 书学****是培养学 生自主学****的重 要途径,都应予
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 例使学生体会生 活中处处有数 学,通过实例, 使学生获取大量 的感性材料,为 正确建立相反意 义的量奠定基 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 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 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 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 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 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 课的主要知识, 教师要清楚地向 学生说明,并且 要注意语言的准 确与规范,要舍 得花时间让学充 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
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 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 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 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