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复习题
•答:垄断竞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
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以为自己的行为的影 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 影响。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不大,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如果一个厂商推出了新型、改进型的产品,会使得该市场上每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 内平移,导致每个企业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减少。
•因为在垄断市场中,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而对某个品牌商品的需 求弹性很大,所以厂商的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 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形状。而市场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对某个生产集团所生产的一 类产品的总的需求状况,这类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必须的,替代品很少甚至没有,其 需求曲线显然小于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中不同品牌产品的需求弹性,因此市场需求曲线要 较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陡峭。
由于生产集团内部某个厂商存在着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当他们推出竞 争性品牌时,在市场需求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这个厂商将会损失一部分市场分额,需求 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向内平移,直至利润消失为止。
-支持的观点:你在家乐福和沃尔玛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各种麦片,比如黑牛提 包高钙营养麦片、金味全味即溶麦片、皇室麦片、皇室营养麦片、雀剿营养麦片、雀剿
中老年麦片、雅什利营养麦片……在麦片这种产品上生产了如此多的派品,占用了很多 经济资源,表明这个行业中,生产能力过剩了。
反对的观点: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消费者有权从广泛的商品中选择自己喜 欢的产品。而品牌多样性也有肋于刺激需求。
,每个寡头的产量都是在给定它的竞争对手的产量时它所能实现 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有理由相信,在古诺模型中,在均衡点上,各寡头对于自己的产 量的预期是正确的),此时,双方都处在了给定竞争对手的条件下,自己所能做的最好 的行为。所以双方都没有改变其产量的冲动。
寡头双方都面临着“囚徒困境: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冒先降低产量的风险。因此,如 果不串通,双方都很难将产量调整到串通是的均衡水平。
5 •在斯塔克博格模型中,先决定产量将是一种策略优势。因为在宣布了产量之 后,不管竞争对手怎么做,它都将把你的产量视为给定,并给自己制定一个较低的产量 水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然,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将“争取平等”看的比赚钱还重要, 从而制定一个大的产量水平,这样将会压低价格,使双方都受损失。一个合符理性的厂 商一般不会这样做。
,各厂商在给定它的竞争者已经确定了价格的情况 下,采取它所能做的最好的行动。纳什均衡就是完全竞争的均衡,两个厂商都在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处生产。
这种均衡是稳定的。因为任何提价的行为都将会导致丧失市场;如果降价,虽然可 以贏得整个市场,但在生产的每个单位上都是亏损的。因此,任何厂商都没有偏离均衡 价格的冲动。
在联合利润水平上存在囚徒困境。只要厂商在串通均衡的基础上把价格稍微降低, 就可以夺得整个市场。因此,在不知道竞争者是否会维持串通的均衡价格时,各个厂商 都有降价的冲动。串通均衡是不稳定的。
,每一个厂商在现行的价格下都面对着一条折拗的需 求曲线。如果它提高价格,其他大部分厂商不都会跟着提价,则它会失去很多市场分 额。因此,在通行价格之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反之, 商也会跟着降价,则它的需求的增加是很少的。因此,在通行价格之下,需求曲线是缺 乏弹性的。由于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折拗的,所以它的边际收益曲线是间断的。利用间断 的边际收益曲线,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成本曲线SMC曲线 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 会发生变化。
这个模型的局限性在于,他只是为寡头市场上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现象提供了一种 解释,但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这个价格本身。
在寡头市场上,由于囚徒的困境,不公开的串通是很脆弱的,而且,厂商之间为了 避免价格战而导致亏本,所以即使成本或需求改变了,也不太愿意改变价格,以免给竞 争者造成错觉,导致价格竞争。因此,寡头市场上价格具有刚性。
•在寡头市场上,由于囚徒困境和厂商们避免相互毁灭性的价格竞争的愿望,价 格具有刚性。但是当成本或是需求发生变化,厂商不得不改变现有的价格是,他们希望 有一个价格领袖发出何时改变以及改变多少的价格信号。有时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