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探讨?中国学者观点?严复的观点: 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为学也,中国夸多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力…………————《论世变之函》《论世变之函》?陈独秀观点: 总结三条: 总结三条: 1 1 、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位。 2 2 、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位。 3 3 、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东洋、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李大钊观点: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 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 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 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 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 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 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 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 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服自然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现代时期的主要观点在于扬西抑中。李大钊虽然在分析中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长短,但也主要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短处: 1 1、厌世的人生观不适于宇宙进化之理法; 、厌世的人生观不适于宇宙进化之理法; 2 2、惰性太重、惰性太重 3 3、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 、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 4 4、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被单位所吞没; 之生存价值被单位所吞没; 5 5、对于妇人之轻侮; 、对于妇人之轻侮; 6 6、同情心缺乏; 、同情心缺乏; 7 7、神权之偏重,专制主义之盛。、神权之偏重,专制主义之盛。胡适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实质在于: 胡适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实质在于: 东方文明是知足、安分、安命、安贫、乐天、不争、认吃亏; 东方文明是知足、安分、安命、安贫、乐天、不争、认吃亏; 西方文明是不安分、不知足、努力奋斗、不安贫。西方文明是不安分、不知足、努力奋斗、不安贫。认为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认为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 西方文学是是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童年) 西方文学是是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童年) 中国文化是以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 中国文化是以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 印度文化是以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 印度文化是以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 (房子的比喻) (房子的比喻) 他认为东方文化本身没有什么不及西方之处,只是成熟他认为东方文化本身没有什么不及西方之处,只是成熟太早,不合时宜,第一条路还未走完就走到了第二条路上。太早,不合时宜,第一条路还未走完就走到了第二条路上。他进而提出中国的民族精神他进而提出中国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