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刺客列传2.ppt

格式:ppt   大小:6,11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刺客列传2.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1/9/12 文件大小:5.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刺客列传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史记》选读——
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文章引领
豫让
豫让是春秋战国期间的晋人,曾受到智伯礼遇。后来,智伯为赵襄子所杀,豫让为了报恩,誓要杀死赵襄子替智伯报仇。他首先“遁逃山中”,然后隐姓埋名假装犯人,混入赵宫修补卫生间。他身怀匕首,伺机杀赵,但未下手已被发现。豫让向赵承认为智伯报仇,赵认为豫让乃“义人也”,于是释放了他。豫让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为了不让人认出,不惜自毁容貌,以漆涂身,令自己长满毒疮,并“吞炭为哑,使其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必经的汾桥之下,待赵过桥再向他行刺。赵车到汾桥时,马匹受惊,豫让被擒,但他为要了却报仇的心愿,竟要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用剑砍击。赵慨然答允,豫让于是“伏剑***”自刎而死。
桥为砂石砌筑,桥上勾栏围护,桥下晋水常流。
豫让桥
明万历《太原府志》:赤桥“在太原县西南七里晋水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让桥,至宋太祖凿卧虎山有血流成河,故改今名”。
聂政
聂政,战国时魏国人,因***避仇,与母和姊逃到齐国,以屠宰维生。当时,韩国严仲子与丞相侠累为仇,欲除之。严听说聂政乃“勇敢士也”,便降志辱身礼请聂政相助。聂政因母亲尚在,不敢许诺。几年后,聂政母亲去世,他再无牵挂,便答应替严仲子杀仇人侠累。他单人匹马闯入侠累府中,奋战侠府持刀荷戟的侍卫,然后冲上台阶把侠累刺死。逃命时,聂政再杀侍卫数十人,但最终被重重包围。聂政为了不连累别人,在死前用匕首剥去***,剜出眼睛,“自屠出肠”剖腹而死。
从中可见古之刺客把“不爱其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谓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豫让和聂政的视死如归,无疑是受到“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所驱使。虽然儒家训诫有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但当生命和仁义两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放弃自己的生命便成为了一种义务,藉以体现对更高生命价值的追寻和肯定,亦即所谓的“向死而生”:透过结束短暂的生命进入无限的永生。
小结
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荆轲刺秦的故事发生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灭韩、赵,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秦将王翦破赵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失败,秦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这些刺客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写作主旨
主要内容
· 交代背景
· 临危受命
· 私见樊於期
· 刺前准备
· 怒叱太子
· 易水送别
· ***蒙嘉
· 廷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