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
2
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人体中元素含量与地质环境中元素的相关性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带
第1页/共17页
3
人体中元素含量与地质环境中元素的相关性
人体中各种元素组成的平均丰度与地壳岩石中的平均丰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地球化学家汉密尔顿做了一个科学实验,他调查了220名英国人血液中60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第2页/共17页
4
人体中元素含量与地质环境中的元素的相关性
现代人体的化学成分是人类长期在自然环境中吸收交换元素并不断进化、遗传、变异的结果。人体中某种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元素标准丰度曲线发生偏离,就表明环境中该种元素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环境的任何异常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人在某一地方长时间居住,就会发展自己体内的种种代谢或代偿功能,以便从环境中获取适量的微量元素。而一旦当他到新的地点进行生活时,由周围环境通过饮食进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会有变化,这时人就不得不重新调节自己体内的技能。而在这一改变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而这一综合反应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水土不服”。
第3页/共17页
5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
成人一日需要量
铁
12mg
锌
10-15mg
氟
铜
碘
锰
-
硒
-
铬
-
钼
钴
-
钒
-
第4页/共17页
6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酶是一种大而复杂的蛋白质结构,它的作用在于强化生化作用。几千种已知的酶中,大多数含有一个或几个金属元素。失去金属元素,酶的活力就丧失或下降,获得金属元素,酶的活力就恢复。
。如甲状腺激素中缺少碘元素,就失去效用,人体就会得甲状腺疾病。
,如血红蛋白的铁是氧的携带者,它把氧带到每个组织、器官的细胞中,供应代谢的需要。
,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起调节渗透压、离子平衡和体液碱度,以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第5页/共17页
7
地方病与预防措施
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按病因可分为
(生物源性)
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括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地球化学性)
病因为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
第6页/共17页
8
地方病与预防措施
地氟病
地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地区的环境中,包括水土和食物中氟元素含量过多,导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群长期摄人过量氟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地氟病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和东北等地。
1.环境中氟的来源
氟的天然来源有两个:一是风化的矿物和岩石,二是火山喷发。因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土壤的含氟量差异较大。在湿润气候区的灰化土带,属于酸性的淋溶环境,有利于氟的迁移,土壤中氟含量较低。干旱和半干旱草原的黑钙土、栗钙土含氟量较高,在盐渍土和碱土中其含量更高。
2.地质地理分布
氟中毒病在世界的分布与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主要受岩石、地形、水文地球化学变化、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第7页/共17页
9
地方病与预防措施
(1)火山活动区发病带: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火山气体等喷发物中含有大量氟,这些喷出物在火山门周围呈环状分布。生活在火山周围的居民多患氟斑牙病和氟中毒症。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火山,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那不勒斯火山、冰岛的火山区等,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发生。
(2)高氟岩石出露区和氟矿区发病带:某些岩石如萤石、冰品石、白云岩、石灰岩,以及氟磷酸盐矿中含有丰富的氟,经过物理化学风化作用、淋溶作用和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变化,使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氟含量增高。生活在该区的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发生氟中毒。
(3)富氟温泉区发病带:温度超过20℃的泉水能溶解多种矿物质,温泉水中含氟量一般比地表水高,而且随泉水温度增高氟含量不断增加。许多温泉区有氟中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