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章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时间:2次课,4学时)
整理课件
第3章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数控机床要按照预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加工零件,编程人员必须按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把零件的加工过程编成加工程序才能实施数控加工。本章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指令、数控程序的结构以及坐标系知识,为学习各种数控设备的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建立基础。
整理课件
第3章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控指令及其功能。
各种坐标系及其坐标原点。
数控加工程序格式与组成。
整理课件
第3章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数控编程概述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程序编制的代码及格式
实训
习 题
整理课件
数控编程概述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数控编程的方法
整理课件
数控编程概述
数控编程是实施数控加工前的必须工作,数控机床没有加工程序将无法实现加工。编程的质量对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程序是一切加工信息的载体,操作者对机床的一切控制都是通过程序实现的。只有高质量的加工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控机床的潜能,达到数控加工应有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
整理课件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零件程序的编制过程,称为数控编程。具体地说,数控编程是指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图纸和技术要求、工艺要求,将零件加工的工艺顺序、工序内的工步安排、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与方向(零件轮廓轨迹尺寸)、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及辅助动作(变速,换刀,冷却液开、停,工件夹紧、松开等)等,用数控系统所规定的规则、代码和格式编制成文件(零件程序单),并将程序单的信息制作成控制介质的整个过程。从广义上讲,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包含了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
数控编程方式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
整理课件
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几何尺寸及加工要求分析、数学处理、编制程序、程序输入与试切。
数控编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图纸工艺分析
根据零件图纸和工艺分析,主要完成下述任务。
(1) 确定加工机床、刀具与夹具。
(2) 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工步顺序。
(3) 确定切削用量(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4) 确定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冷却液开、关等)。
整理课件
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2. 数学处理
根据图纸尺寸,确定合适的工件坐标系,并依此工件坐标系为基准,完成下述任务。
(1) 计算直线和圆弧轮廓的终点(实际上转化为求直线与圆弧间的交点、切点)坐标值,以及圆弧轮廓的圆心、半径等。
(2) 计算非圆曲线轮廓的离散逼近点坐标值(当数控系统没有相应曲线的差补功能时,一般要将此曲线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逼近)。
(3) 将计算的坐标值按数控系统规定的编程单位换算为相应的编程值。
整理课件
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3. 编写程序单及初步校验
根据制订的加工路线、切削用量、选用的刀具、辅助动作和计算的坐标值,按照数控系统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零件程序,并进行初步校验(一般采用阅读法,即对照欲加工零件的要求,对编制的加工程序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检查上述两个步骤的错误。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