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安顺屯堡文化(精).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顺屯堡文化(精).doc

上传人:2768573384 2016/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顺屯堡文化(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顺屯堡文化,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安顺屯堡文化在六百余年间既自觉地、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 绝不与寓居之地合流; 但群体内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绝对的单一和纯粹, 在长期封闭的屯堡中代代厮守, 必然要相互渗透。于是, 终于形成了既迥异寓居地域, 又不再能还原于父母之邦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 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 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探之弥远,究之弥深,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全方位的“安顺屯堡学”。目前, 屯堡研究正方兴未艾, 日渐趋于深入和系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全面了解屯堡文化的独特形态和深邃内涵。一、什么是屯堡文化明代以来, 历史的风云把安顺卷入了纷飞战火之中。朱元璋为率疆一统, 于明洪武四年( 1371) 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时任普定路土知府的适尔归顺了明王朝。第二年改设普定府, 适尔任知府。适尔死后, 安锁继任。当时, 元朝势力仍盘踞云南, 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不服从明王朝统治, 胁迫安锁反叛明朝, 并斩杀明朝派来的使臣, 这激怒了明朝皇帝。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年), 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 30 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大本营就设在距旧州不远的刘官乡陇大寨, 当年叫傅家大寨。距傅家寨不远的平坝白云区肖家庄, 是先行官肖缓的治所。征南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 很快攻克普定, 安陆侯吴复和顾成斩杀梁王派来的将军金容刀, 生擒安锁, 安顺一方战事初平。紧接着两路大军直捣云南, 元梁王败死, 战事结束。但没几年, 烽火又起, 傅友德不得不奉旨于洪武二十一年( 138 8 年) 率兵第二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 军事***的结果, 并未制服西南, 反叛之火不时重燃, 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 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 除置官设卫外, 推行屯田制度, 按三比七的比例, 三成军队驻扎城市, 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 24 亩,小旗每人领种 20 亩,屯军每人领种 18 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 名曰“移民就宽乡”, 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 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特殊的生活环境, 特别的****俗民风, 特有的艺术文化, 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 故此,“迨制既废, 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 惟其住居地名未改, 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 民生志》) 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民而是外来户,这在大量的史料中是有记载的。“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安平县志》)。“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而来, 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安顺府志)。“汉族迁徙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镇宁县志)。“县境汉里之民, 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 来自江南, 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安顺府民之种类, 于苗民之外, 有屯田子、里民子, 又有凤头鸡( 即凤阳妆头饰), 凡此种种,实皆汉民”(《黔南职方纪略》)。“凤头苗, 惟安顺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苗来黔, 其始祖皆凤阳人也, 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俗多与汉人同”(《贵州通志》)。“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 凤阳人从军者特多, 此项屯军系为凤阳藉。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给一笋,又呼之为凤阳头笋,决非苗夷之类也”(《平坝县志》)。“凤头鸡在安顺府属, 原籍凤阳府人, 从明傅友德征黔流寓于此”( 光绪《百苗图咏》)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屯堡后裔留存的家谱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来龙去脉。安顺西秀区九溪村( 原名“大堡”) 征南先锋官顾成后裔宗谱记:“始祖成公, 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救征讨滇黔, 授征南都指挥之职, 躬膺王命, 统率王师, 自吴来黔。其后平服黔地有功, 封镇远侯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日州詹家屯曾氏族志记:“曾巩后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丰, 至明朝初年, 任征远将军之职,率师来黔,镇居于安顺府。”雷屯雷氏家谱记:“始祖讳龙, 原籍凤阳人, 后调江西建昌府……洪武十四年随颖川侯傅统领带兵平贵州,留守镇宁卫, ……因我祖来黔屯兵以守此地,故名雷屯。”夏官屯严氏家谱记“原籍江南应天府柳丝巷铁牌楼。明开辟黔省,奉命填南而来, 立足成家。”众多史料和家谱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 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 在以安顺为中心, 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