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9/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
序说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亦称“李家三路小架”,武式太极一路中捋架于1857年研创,武式太极二路炮捶于1859年研创,武式太极三路小架由永年广府西街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在母舅武禹襄所传拳架基础上,多年苦练研创的第三套高层次功夫架。一路中捋架和二路炮捶,已在《武当》杂志1998年l期至10期系列刊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而三路小架一直在恩师所著《秘谱》中保存,多年来从未披露于世,更少传于外姓人,直到我的恩师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传于永年个别人室弟子。为继承和发扬先辈传统武式太极拳系列完整套路,使恩师所传系列套路真谛免于失传,本人首破家传门规,特将三路小架披露于此,望太极同仁参阅,共研揣摩其奥妙真谛。并对本门传人朱瑶盛、柴剑鸿、金爱平三同志的大力协助整理表示谢意。
特点:
1、不迈大步,不下大势,步法和动作特别小巧紧凑,外形动作变换微小,故而称为小架。

2、在一路中捋架和二路炮捶的基础上来学****三路小架,其套路重锻炼爆发劲和内在整体劲路变化与气势的转换;不重外形的招式。
3、重在腰胯的虚实磨错、左右转化,丹田内气开合蓄发。

4、特别注重双脚的距离和角度:一般要求两脚之间只有一脚的距离,两脚的角度成丁八步,即前后两脚延线夹角六十度左右为最佳角度,最具有稳定性。
5、注重身法中正,节节贯串,周身一家,手脚相随。

6、每一势贯穿搠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总归于虚实开合。行功必须心有所思,有所使意,有所触体,有所目动,有所视手;或械有所向,力有所达,拳械一理。每一动要考虑一招一势,应如何动则既合拳理又合本势之用意,则依意发令,肢体则依令而动,力随令而达目,随令而视意目力,三者凝集于生效点。
歌诀一:小架如心经,藏于大架中;不练大架艺难成,不学小架心不明。

歌诀二:小架不小,大架不大:去粗留精,奥秘呈形。

歌诀三:意念深长,气势滔滔:忌如闪电,忌似木雕。

歌诀四:架无定架,步无定步;物我不分,有如云雾。
歌诀五:无柔无刚,无走无粘;有如雷霆,有如闪电。
以上五则歌诀,是李锦藩恩师集前辈秘谱经几十年血汗研练所著,是智慧的结晶,手抄原稿内容另有详细解释。

行功练拳要参照这些歌诀去练,歌诀是大纲,来源于拳论,在练功中要细心体认,务求得到与拳理融会贯通,作为练功的指针……

三路小架****练在于知太极阴阳、明虚实开合,做到心知身随、心身合一,锻炼蓄发劲,渐臻至柔至刚、刚柔浑然一体;脚不离脚,脚与踵接,手与膝连,高不过眼,低不过乳,远近不离膝脚。这是****练三路小架的基本法则。
行功图解
为方便****练者学****本图暂定面向南方,前后左右以本图片为标准。

预备势:身体自然立正,两脚平行,间一拳之距,脚尖向正前方。两手松垂于身体两侧,两肩松沉微内扣,有含胸之意。下颌微收,百会穴有上顶之意。平心静气,目光平视正前方(图1)。静站三分钟左右,意念集中正前方,感觉眼前有人似无人,眼前无人似有人。
一、起势

左脚向左平移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膝微屈下蹲。两手掌微外旋翘起,掌心向下,五指向前,劲贯掌根。臀部向里收,吊裆提顶,小腹微有上翻之意,气沉丹田,成无极桩势,重心位于两脚之间,内劲下沉(图2)。
二、左懒扎衣

右腰眼微前旋,托起左腰眼,微后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左前方45度迈步,两脚间距约一脚,脚尖翘起,脚跟着地;同时,身体向左前方45度摆正,两手掌向上划弧,竖腕坐掌,五指斜向上,左掌小指外沿向正前,远近不超过脚尖,中指尖与鼻尖平,右手掌位于右胸部,指尖高度与左手掌根基本相平,两手竖侧掌合抱于胸前。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双手攻守,保护自己整个胸部和肋部,目光平视左手中指尖方向(图3)。

身体各个部位调整摆顺,手脚上下相随,身体内外相合。自身在得机得势情况下,上身保持形体不变,由右脚蹬地,而后推动左腿弓步,但要求左腿膝盖不准超过脚尖,使整体重心前移向左腿,并保持身法完整。劲由下而上节节贯串到小指外沿,目视正左前方45度(图4)。

左腰眼微后撤,右腰眼微前带,身体重心移向左腿,随后带动右腿向前跟步,脚尖点地,变为左实右虚,两脚之间保持一脚距离,两手掌基本不变,目光向前平视,面向东南方(图5)。
三、右懒扎衣

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内扣45度,身体重心仍落于左腿;同时,右脚尖虚点地,脚跟内旋,两腿屈膝下蹲,两手掌高低位置互换,右手位于右胸前,掌根与肩平,左手位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