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17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熟知作者及其影响,了解“田园山水诗派”
2、 通过诵读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促使学生获 得美的熏陶和感染。
3、 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及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过不少诗歌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古代一 些诗人,不满现实,退避乡村、归隐山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吟咏田园风光来 抒发情怀。这样的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就被称为''田园诗人陶 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了大量吟咏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 的诗篇。他虽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却又辞官归隐,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 加田间劳动,直至去世。陶渊明为什么要放弃丰足的俸禄,而自甘贫贱,过辛劳 的归隐生活呢?让我们走进作品,解读陶渊明的思想。
二、 预****展示
1、 作者介绍
2、 生字注音
3、 朗读展示
4、 翻译填空
三、 反复诵读,了解思想感情
1、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 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 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 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 我们不禁要问他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后的生活又如何?(以
“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从***而归;因为******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 污;要归向田园;那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3、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把答案要点写在题版上),并回答:
预设:早出晚归,在田间劳作,很辛苦,勤劳;草盛豆苗稀,说明收成不好,但 却自得其乐。
教师小结: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 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 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4^指名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师: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引导、明确:
最后一句,"愿"字有着特殊的内涵。诗人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 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 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 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补充材料“不为五斗
米折腰”)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 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为五斗米折腰”强。
一个"愿"字蕴涵了诗人远离污浊的现实世界,回归自然、回归真我的愿望,流露 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的心情,以及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感。
5、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背诵全诗。
四、 推敲品读,感受语言魅力
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与乡邻交 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表现了乡村生活的闲 适、惬意和诗人对田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