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注:1、世界现代史是从俄国十月革命 开始的。
2、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二战前的 历史、二战史和二战后的历史。
第一部分二战前的历史
一、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
1、 俄国的二月革命
⑴时间:1917年3月⑵结果或意义: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⑶革命后出现 的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工人土兵代 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掌握实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⑷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俄国十月革命
⑴时间:1917年11月
⑵领导人:列宁
⑶地点:彼得格勒
⑷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 带来了深重灾难。沙皇政府被推翻 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帝国 主义战争。
⑸结果: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 府 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
席。
⑹性质: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 会主义革命。
⑺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 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
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解放 斗争。
3、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
⑴经济上:实行了新经济政策⑵政治上:1922年成立了苏联 ⑴新经济政策①时间:1921年②新经济政策 的新体现在或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 许多种经济并存。③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 复与发展,巩固了政权。
⑵苏联的成立①1922年②当时加盟的共和 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 白俄罗斯
4、 1924年列宁逝世
5、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 ①实现国家工业化②实现农业集体化③形 成斯大林模式
⑴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 成就:苏联进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 193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37年苏联
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由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⑵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1936 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⑶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⑷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 ⑸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 新宪法
6、 列宁的功绩⑴领导了十月革命⑵实行新 经济政策⑶领导成立了苏联
7、 斯大林的主要功绩:⑴领导苏联人民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由 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⑵领导苏 联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注:1、近现代史上,苏美中三国的成功改 革、领导人及三个改革的相同点:
苏俄一一列宁——新经济政策
美——改革开放
相同点:背景相同
二、资本主义国家
1、 一战后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巴黎和
会和华盛顿会议
2、 巴黎和会⑴时间:1919年1月——6月
⑵操纵会议的国家及三巨头:英国的劳 合•乔治、美国的威尔逊、法国的克里蒙梭 ⑶中国参加会议的身份:战胜国
⑷签订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合约
确立的统治地区:欧洲、西亚、非洲
对中国的影响: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 本,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能体现巴黎和会实质的条约内容是德国的海外殖民 地由英法美等国委任统治
条约是处理战败国——德国的
⑸确立的体系:凡尔赛体系
⑹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分赃会议
⑺巴黎和会上中国是战胜国,但利益受到了损害。对 此,你的认识:弱国无外交。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3、 华盛顿会议
(1)目的:为了协调帝洋地区的 矛盾,特别是美日之间的矛盾而召开的
⑵时间:1921—1922年
⑶操纵会议的国家:美英日
⑷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①提出的原则: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②后果: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 供了方便或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⑸确立的体系:华盛顿体系
⑹确立的统治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⑺在会议上,受害最大的是中国,受到打击的是日本, 获益最多的是美国
4、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体 系: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⑴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⑵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维持长 久的和平,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
⑶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能维持长久的和 平的原因:因为它包含着战胜国与战胜国之 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 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 矛盾。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
5、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
⑴ 两个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
纵会议,充满矛盾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