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某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手册
2
目 录
、内容………………………………1
……………………………………………………………1
……………………………………………………1
………………………………………………2
……………………………………………2
…………………………………………3
……………………………………5
………………………………………………………………5
………………………………………………………………8
………………………………………………………………15
………………………………………………………………19
……………………………………24
…………………………………………………………………25
………………………………………………………………25
(1)总体思路……………………………………………………………25
(2)短、中、长期规划…………………………………………………26
………………………………………………………………26
培育强化……………………………………………………………26
………………………………………………………………26
………………………………………………………………27
………………………………………………………………27
评价考核…………………………………………………………………28
…………………………………………………… 28
3
…………………………………………………………28
确立巩固…………………………………………………………………30
…………………………………………30
……………………………………30
……………………………………………30
………………………………………31
检查反馈,持续改进………………………………………………………31
……………………………………32
……………………………………………………………………32
……………………………………………………………………32
……………………………………………………………………33
………………………………………………………………33
1
、内容
本质安全的概念,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本质安全并不是绝对的安全,而是指:当操作失误时,设备、系统能够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排除故障影响或安全地停止运转;采取双重或多重安全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和系统安全。为使设备、系统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研究、设计和改造称为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的基本特征有: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表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已不是单纯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煤矿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生产格局。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