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漫话对联》阅读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漫话对联》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18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漫话对联》阅读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漫话对联》阅读答案
漫话对联
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 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 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 有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 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 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 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 廊柱上。
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 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 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 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 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 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 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 种桃木板便叫
“桃符”。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 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 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C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 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 民的形象反映。D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 流传下来的也很少。E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 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 荣的景象。
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 如何撰写对联呢?
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 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 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 “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 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 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 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 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 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 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 来有一种音乐美。
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 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女口
“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 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 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 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 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 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 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 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 辉!
阅读选文第②——⑧段,说说文章介绍了对联的定 义、、、等相关知识。(3分)
“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 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 句话是从第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