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西安名胜古迹.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安名胜古迹.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6/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安名胜古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安名胜古迹城市网 2002-9-26 15: 01 蓝田猿人遗址【蓝田猿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 50 公里处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 1963 年和 1964 年分别在两地发现距今 50~ 100 万年的女性头骨化石。按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 定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通常称为" 蓝田猿人"或" 蓝田人"。蓝田人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头骨具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眉骨大而粗,前额低平,头骨壁较厚,脑量 780 毫升,比北京人更加原始。蓝田人所使用的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球,多用石英脉、石英打制。 1979 年在公王岭建立了蓝田猿人遗址保管所,供专家学者研究和游人参观。半坡遗址【半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东郊灞桥区半坡村北。是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 属仰韶文化类型, 距今约 6000 年。遗址分布面积 5 万平方米, 1954 ~ 1957 年,5 次挖掘面积 1 万平方米左右, 发现房屋遗址 45座, 围栏 2座, 储藏窖穴 200 多个, 陶窑遗址 6座, 墓葬 250 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之多。生产工具主要是用骨石两种原料做成。石制工具有斧、锛、凿、刀、铲、砍伐器、磨棒、磨盘、箭头、网坠和纺轮等,骨制工具主要有刀、锥、铲、凿、针、箭头、鱼钩和鱼叉,其中以骨鱼钩和骨针最为精美。半坡先民在母系氏族公社内以从事农业为主,兼有打猎、捕鱼、家畜饲养和陶器制作等生产活动。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按种类分有钵、盆、碗、壶、瓮、罐、甑等;按用途分为饮食器、储藏器、炊器等;按质料分为粗砂陶、细泥陶两种。主要颜色为红色,其次是灰色和黑色。整个遗址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墓区组成,居住外围设有壕堑,兼作防护和排水之用。房址大小不等,多为半地穴式,其中有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面积较大的房屋为氏族首领的住房,兼作氏族成员聚会处。遗址墓葬集中,排列有序,分屈肢和仰身直肢葬。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有钵、盆、碗、壶、瓮、罐、瓶等,主要是陶器。许多陶器底部有席纹和布纹, 细泥陶器上多施以红底黑花彩绘,以几何图形最多,也有动植物形象。这表明半坡人不但掌握了实用陶器的制作技术,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有些陶器上刻画着简单的标志符号,共有 22种 113 个,可视为早期文字的雏形。遗址证实,半坡的先民已进入农业社会,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58 年在半坡村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 命名为" 西安半坡博物馆" ,有一个遗址保护大厅、两个文物陈列室和一个陶窑遗址室。展出复原的房屋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等,给游人展现了遥远的半坡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真实图景。姜寨遗址【姜寨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山麓临河东岸二级台地上的姜寨村。是迄今发掘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 面积 5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3~ 4米, 由下向上分五个类型序列: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 西王村类型) 和客省庄第二期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整个遗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个部分。居住区略呈圆形,布局较整齐,总面积约 2 万平方米。中间为一块广场,所有房屋都围绕广场形成一个圆圈,门户也向中央开。房屋按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按位置可分为地面建筑、半地穴和地穴式三种。房屋有 100 多座,分为 5 个群体,每个群体都有一个较大的房子,略晚的房子还施以白灰。在居住地内外有许多陶窑。墓地主要在居住地区外东南方,墓葬有 600 多座,其中有 400 座属于半坡类型,有 200 座属于史家类型。姜寨遗址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 1 万多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有许多骨器,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彩陶器中有许多件前所未有的葫芦形鱼鸟纹彩陶瓶,表现了精湛的技艺,说明制陶作为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已有相当发展。姜寨遗址具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特征,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罕见的。这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性质、社会组织、生产技术、家庭婚姻制度、社会生产状况及解决新石器时代的序列问题,都提供了宝贵资料,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原始人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画卷。该遗址已回填,地表为农田,保存较好。丰镐遗址【丰镐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安县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为西周都城遗址。城址范围待考。丰镐是西周文王所建丰京和武王所建镐京的合称,丰在河西, 镐在河东。周王朝在此建都约 300 年,周平王东迁后废弃。丰京遗址在客省庄、马王村和新旺村一带,发现有大建筑群遗址,且发现有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中心区为最大的夯土基址, 坐北向南, 东西长 米, 南北最大进深 米, 总面积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