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区情介绍淮安区原为县级淮安市, 2001 年2 月区划调整后更名为楚州区, 2012 年2 月份更名为淮安区,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区现辖 26 个乡镇,总面积 1500 平方公里,人口 120 万。淮安区既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又具有完整的县级建制特色, 也是一座正在加速崛起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五张名片。拥有深厚的城市底蕴。淮安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 2100 多年的建县史, 鼎盛时期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古运河沿线上的“四大都市”。明清两朝主管全国漕运(交通部)和河道治理(水利部)的最高机构曾驻节淮安。淮安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孕育了众多文人名士,特别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为淮安区历史增添了辉煌篇章。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河下古镇,先后出过 55名进士、 100 多位举人、1名状元、2名榜眼、1名探花,三鼎甲齐全,堪称“天下第一进士镇”。淮安区名胜古迹众多、遗存丰富,现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3 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 8处, 4A级景区四处,分别形成了以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河下古镇、淮安府署、漕运博物馆、白马湖等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以及生态旅游景观集群。淮安区还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淮安区十分和谐的人文环境。拥有富集的资源要素。自然资源方面,淮安区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生猪生产百强县(区)之一,有“淮上江南”之美誉。同时地下埋藏着巨大的岩盐资源,发展盐化工产业前景广阔。人力资源方面,淮安区是人口大区,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现有平均受教育 9年以上劳动力达 45万人。载体资源方面,省级淮安经济开发区,位于京沪高速和新长铁路两侧,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0多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九通一平”。目前正积极实施“一区多园”战略,未来几年将实现与市经济开发区的无缝对接。产业资源方面,淮安区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许多产业初具规模,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产品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思路,在提升针纺织、食品加工、教学具和纸制品等四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盐化工、精密机械、新能源及新型建材等四大百亿级产业。这些丰富的资源优势,使淮安区极具开发潜力,充满无限的发展商机。拥有独特的区位交通。淮安区地处苏北中心,位于中国南北黄金分割点上, 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连“环渤海经济圈”,历史上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誉。现在“水、陆、空”运输四通八达,京沪、宁淮、徐宿淮盐、淮连等 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新长铁路和今明两年准备开工的徐宿淮盐、淮扬镇 2条高速铁路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入海水道已经实施通航的盐河“五改三”工程等各类航道“通江达海”;淮安机场距我区仅 20分钟路程。水陆空并举的交通网络,更加凸显了淮安区交通枢纽地位。目前根据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