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老银川一条街简介.docx

格式:docx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银川一条街简介.docx

上传人:yzhqw888 2016/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银川一条街简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银川一条街简介 1949 年前银川市人口不足 6万, 不通火车, 更没有民航,“银川汽车站”一直到 195 8 年都是银川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 整个城市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全城没有一条柏油路,仍用慈禧太后留下的一台美国发电机照明, 每家每户靠卖水小贩送来的井水饮用; 民宅、店铺、作坊混居,街面参差不齐,错杂零乱;“承天寺戏园”是市民唯一的娱乐场所,由马鸿逵创办的“觉民学社”秦腔剧团担纲演出。与周边城市如太原、兰州、西安、包头相比,当时的银川不过是一座荒凉落后的边陲孤城。所以,银川市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变化最大的城市,具有中国城市化的标本性意义。山河依旧, 城市的面目已非! 其标本性意义还在于: 和全国所有城市一样,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银川已经极少历史的陈迹。城市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经历,由经历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激荡的社会转型期,城市与人都会出现断层而可能迷惘飘浮。同质性的城市化会令人丧失对“家乡”的依恋,进而影响对祖国的感情。人和城市都应该经常回忆并立足于自己的“根”,这样才既不丧失个性又能激励自己更加奋发地前行。所以我特意以银川过去的“柳树巷”( 即今天的步行街) 为蓝本,以西北地区过去特有的建筑式样构建出老银川街道旧貌,力图使每一处都具有当年的时代特色而成为历史景观,朋友们在这里可看到一个远去的历史背影,体会到百年不过一瞬间,所以要珍惜和牢牢把握活着的今天。而今天要活得有滋味、有生气、有力量,必须时时回顾消失的昨天! 马鸿逵是民国时期宁夏最后一任最高军政长官, “马鸿逵官邸”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位于市中心某银行院内,不能开放供人参观,因而我在“老银川一条街”的中轴线上 1:1 地照原样复制出来,以充分发挥文物的旅游价值。“老银川一条街”是我继镇北堡西部影城后又一立体文学作品。在高科技信息化的今天,写作和阅读已有多种方式:写作可以不依赖纸笔而在大地上书写,阅读也不仅仅限于书本, 旅游同样可以起到阅读的作用。古人说“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现在“行”与“读”已可合而为一, “行走”即“阅读”。希望朋友们来到由“明城”及“清城”组成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和老银川一条街时, 一边行走一边阅读, 尤其要留心各处的展厅, 展厅都是“主题馆”。相信您会不虚此行,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