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布病宣传.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布病宣传.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1/9/20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布病宣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布病宣传
篇一:布病宣传单(乡镇版)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须知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羊、牛、猪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粪便、胎盘、乳、产道分泌物、羊水中,可在动物间或者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二、布病有哪些症状及危害?
布病潜伏期2~3周(3日-数月),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期,多数病例为逐渐起病。急性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烧(典型的热型为波状热,发热一至几周,然后退烧,间歇3~5天至数周,再发烧、退烧,这样反复多次);多汗(尤其在退烧时);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很容易转变为慢性病。慢性期的症状有:低热或不发热、疲乏、多汗、头痛、失眠、全身疼痛等,病程数个月乃至数年,严重的可造成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
三、人是如何感染布病的?
1、直接接触传播:是人与动物间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接羔、处理流产物、饲养、放牧、起羊圈、挤奶、剥皮、屠宰、肉业加工、皮毛加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胎儿、胎盘、粪、尸体、污染肉类等而经破损皮肤粘膜感染。
2、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食用病畜的生奶及奶制品、半生或生的病畜***染。
3、呼吸道传播:主要以吸入来自畜圈、牧场、屠宰场等处污染的空气感染。
四、哪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但养殖业、屠宰业、畜牧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五、接触了可能感染的家畜后怎么办?
如果接触了可能感染的家畜后,首先要及时用消毒剂清洗手、脸等,没有症状者要自我观察至少一个月,出现发烧等所列症状要到宁乡县人民医院就医,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与羊牛的接触情况。
六、得了布病要怎么处理?
确认为布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坚持全程、足量服药,切忌治治停停,以免转为慢性。
七、布鲁氏菌的生物学特点
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布鲁氏菌对紫外线、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阳光直射1-4小时,湿热100℃1-4分钟、80℃7-19分钟,3%的漂白粉澄清液2分钟、2%肥皂水20分钟以上就可将其杀灭。但布鲁氏菌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食品中可生存数周到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八、养殖户家庭饮水、餐具及患者用过的物品、衣物消毒方法
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水饮用前一定要烧开,水井或蓄水池要用漂白粉精片(或漂白粉)进行***化消毒,每100公斤水投放1粒漂白粉精片(用法:将漂白粉精片捣烂后用水调和,静置30分钟后取上清液倒入井中,将井水搅匀,2小时后方能使用,每2天消毒一次;或将钻孔的矿泉水瓶装漂白粉精片后,用绳子绑住瓶口悬吊于井中,精片投放量可为正常投放量的2-3倍,利用取水时的振荡,使容器中***慢慢从小孔放出,以保持水中一定的余***量,一次加药后可持续消毒1周左右)。病人的碗筷等餐具,要用开水煮沸消毒,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病家、病人用过的物品用巴氏消毒液喷洒或擦拭(配比为84消毒液:自来水=1:100),病人的衣物用2%肥皂水进行泡洗,消毒30分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