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神舟飞船资料(精).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神舟飞船资料(精).doc

上传人:2104259382 2016/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神舟飞船资料(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神舟飞船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神舟号飞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汉漢▼显示↓神舟一号飞船模型(比例 1:40 ) 神舟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于 2003 年 10月 15日第一次完成载人飞行。神舟号飞船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相似, 但具备全新的结构和更大的尺寸。神舟号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 总长约 9米, 总重约 8吨。神舟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 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目录[隐藏] ?1结构 推进舱 返回舱 轨道舱 附加段?2任务?3已执行任务?4计划中的任务?5参考资料[编辑] 结构神舟飞船结构[ 编辑] 推进舱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 外形为圆筒状, 装有 4 台主发动机和姿态控制发动机, 两侧装有 20 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以及向飞船提供电力。[ 编辑] 返回舱返回舱位于飞船的中段, 外形呈钟形, 直径 米, 空间约 6 立方米, 设计可容纳 3名航天员, 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航天员在火箭升空时和重返大气层时穿着航天衣躺在返回舱里的座椅上。返回舱的底部有热盾用于抵御直接撞击大气时的高温。由于返回舱不是纯粹的球体, 在重返大气层时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气动升力, 产生减速的功能。[ 编辑] 轨道舱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段, 通过舱口与后面的返回舱相通, 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在飞船发射前, 航天员先通过轨道舱的水平舱门进入飞船, 在下降到返回舱里。与联盟飞船不同,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具有自己的太阳能电池阵列, 导航和推进系统。与飞船分离后, 轨道舱仍然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 编辑] 附加段附加段位于飞船的最前端,具体作用外界仍然不得而知,但相信是通讯用的系统。[编辑] 任务神舟飞船的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第一阶段, 921 工程的关键行动,用于验证各项相关技术。目前已经完成宇航员安全往返地球轨道,及实现了太空行走( EVA ) ,未来的目标包括飞船的交会和对接。在中国的空间站入轨后, 神舟飞船将作为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的交通工具使用。[编辑] 已执行任务到目前为止, 中国已经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 7 艘系列飞船, 其中神舟五号至七号实际载人。?神舟一号( 1999 年 11月 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神舟二号( 2001 年 01月 0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神舟三号( 2002 年 03月 25日) -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神舟四号( 2002 年 12月 29 日)-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神舟五号( 2003 年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