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2 日月潭 教案教学设计
第 2 页
12 日月潭 教案教学设计
12 日月潭
第 7 页
一、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字和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二、教材说明这篇课文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热爱之情。全文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清晨薄雾中日月潭的朦胧的景色。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晴天的中午和阴雨天气的景色。第五自然段概括全文,讲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本课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难点是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企盼祖国统一的意识。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中国地图。放大的课文插图或投影片。〔二〕识字、写字教学本课要求学会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识字教学任务较重,要充分重视并落实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教学中有些生字要注意纠正本地的发音习惯,读准字音,如“胜、称、筑〞是翘舌音,“映、胜、境〞是后鼻音,“隐〞是前鼻音。有些生字要注意指导记准字形。筑:竹字头,下边是“巩〞字,右边是几字加一点,不是“九〞。2写字教学。潭:左窄右宽。右上“〞字要写扁一点,右下“早〞字写得短一点。建:半包围结构,笔顺是先里后外,里边“聿〞的笔顺是:聿,外边是“廴〞,不是“辶〞。绕:左右结构,“纟〞在格中占位略窄,右边占位略宽。右上无点,右下是“兀〞,不是“元〞。〔三〕词句教学本课有些词句,应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句中“群山环绕〞,是说日月潭四周有许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名胜古迹〞,指有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后一个词语学生理解困难,教师可做必要的讲解和举例。“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倒映〞的现象学生都见过不难理解。较难理解的是为什么“隐隐约约〞地倒映,这里应联系上句,让学生想象“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这时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又那么远,映到水里能是很清楚的吗?“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似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这句写日月潭中午下雨时一片朦胧的景色。“朦胧〞是模糊不清的意思。景物为什么显得模糊不清呢?要引导学生联系前句“下起蒙蒙细雨〞和“披上轻纱〞,结合实际展开想象,就理解了。“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日月潭风光秀丽〞,指的是风景清秀、美丽。为了加强词语积累,应该让学生认真读一读,写一写以下词语:茂盛倒映建筑仙境群山环绕名胜古迹隐隐约约〔四〕朗读指导朗读这篇课文要像作者一样怀着一颗无限热爱祖国山河之心,抒发对日月潭由衷赞美之情。朗读语句的同时,想象描述的景物,读出景物的美。例如第二自然段介绍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朗读时要表达知名字是根据它的特点起的,必须突出它的形状特点。“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人们称它为日月潭。〞第三、四自然段是指导朗读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读得声音轻一点,慢一点。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