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史中考备考:初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一、题型概述
材料解析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 能力的综合展现。旨在考查同学们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 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解释的能力(历史解释)、 对比、分析、归纳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例:,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 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 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 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 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反映了哪一阶级的 最初愿望? (2分)
材料二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 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 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一一摘编自陈 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4分)
材料三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 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一一邓小平
(3) 根据材料三,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及历史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 百家争鸣:新兴地主阶级、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2分)
(2) 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文学革命。(3分)
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1分)
(3) 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意义: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中共^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二、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可分为四步:
一审、二读、三联、四答
审:仔细审题干,划出重要信息,安排分值
答案语:他告诉你需要答什么,原因,内容,影响,还是认识等
主干语: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
限制语:概括、列举、比较、评价、说明
读:带着问题精读材料,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联结点
文字材料:要先读出处(时间、人物、背景等)
再读材料:第一遍粗读,判断该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核心思想或作者观点。(注 意首句、尾句)。
第二遍: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勾画或批注与问题有关的联结点。
图表材料:表的名称(比较什么内容)
表头(包括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