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青岛版 9加几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岛版 9加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雄 2021/9/23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岛版 9加几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9加几》教学设计与意图
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信息窗1
【教学目标】
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9加几” 的进位加法。
经历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 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br/>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 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 和****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9 加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咱们学校马上要进行秋季运动会 了,瞧,一年级二班的同学正在报名呢!
课件出示图片。
谈话: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
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
男生志愿者有9人,女生志愿者有7人。
学生说信息时,教师一一板书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2) 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一一板书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 结合算式,体会加法的含义。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两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 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名运 动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找出信息,并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谈话: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说出:9+6=15 板书:9+6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明确: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合起来就 是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求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9
(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谈话:9+6怎么算?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一写、算一 算;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 集体交流,共同探讨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全班交流。
预设:
接着数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数一数,一 共是15根小棒。
谈话: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可能说出:10、11、12、13、14、15
追问:为什么要从10开始数?
学生可能说出:前面已经有9根了,接着9数就可以了。
教师引领全班一起接着数一数,随着学生数,教师依次出示后面的5根小棒。
谈话:这种方法就叫“接着数”。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通过交流达成共识:这样数太慢了,麻烦。
凑十法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从6根小棒 里拿1根放到9根里面,凑成10根,10根加上剩下的5根小棒,就是15根。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从6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