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歌唱方法建议(2):练声的目的与不同音区的练习方法(答则尧问))
则尧今晚把一些关于练声的问题发给了我,兴致一来,发现光是前两个问题就写了好长
剩下的问题留着下次日志再写。此方法也许适用于合唱团(妖而久),阿卡贝拉,声乐
独唱~
纯粹写着玩的,水平有限,欢迎拍砖吐槽,欢迎指点或提问,欢迎分享~
问:练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正确地发声技巧,气息的控制,声带,共鸣
答:
则尧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看到这个问题我愣了一下,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每天练声,没有想过最终目的是什么。
唱歌其实是一项身体的运动,拉小提琴的人,小提琴是乐器,而唱歌的人,自己的整个
身体都是乐器,唱歌的时候不光用声带,而是全身的肌肉都在配合着运动,这就是“用身体
歌唱”的含义。练声(指纯粹的声音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练习歌唱的机能。比如说声
带周围肌肉的力量,咽壁等共鸣腔扩张的力量,肺活量,控制气息乃至整个身体的能力。这
跟田径运动员每天练习跑步是一样的。如果说田径运动员每天练习跑步是为了跑得更快,那
我们练声是为了让自己唱的更好。只是,快慢有绝对标准,可是音乐上的好坏,实在是太难
说了,无论怎么用言语描述,都有纸上谈兵之嫌。我只能说,自己唱得舒服(比如说,没有
憋,挤,吼的感觉,当然这个也是有过程的,肯定是刚开始很不舒服逐渐变得越来越舒服),
别人看得舒服(歌唱时表情姿态自然,不纠结扭曲),听得也舒服(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
个人喜欢有空间感但是饱满坚实的音色)的声音,很可能就是好的声音。音乐上嘛,能够打
动人的,让你心中一颤,浑身起鸡皮疙瘩的,也很可能是好音乐。
具体的练声目的是,首先练声可以帮助你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声音,然后如同上面所说,
练声可以从气息控制,口腔状态,共鸣腔体乃至全身力量各个方面锻炼身体的歌唱机能以及
技巧。音乐永远重于技巧,但如果没有技巧,什么音乐都做不出来。
问:练声不同音区时应注意的感觉:低音放松,高音对抗,扩张,中音区是啥来着?
答:
关于不同音区的问题,首先有一点要说清楚,中国人很喜欢高音,最明显的例子,台上
一飙高音,台下就开始鼓掌。但是,高音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难的。在练不同音区的时
候,首先应该练好中音区,就是自己唱的最舒服的那一段,然后再向低音跟高音两个方向逐
渐发展。尤其注意中音区到高音以及到低音过渡的地方,我们把那个过渡点叫做换声点。换
声点附近的音才是最难唱好的,纯粹的高音跟这个相比那简直是弱爆了。听过很多天生嗓音
条件方便(指唱高音轻松)的人,高音拨云见日,可是稍微低一点,一到中音区就乌云阴霾,
完全没有音量,音色也失去了质感,低音区则是暗无天日,完全没法听了。大家唱歌,无论
独唱,合唱,阿卡贝拉,还是唱 K,中低音区运用都比高音多,所以请先练好中音区。
现在具体讲讲各个音区的不同练习方法。首先跟大家解释一下,打哈欠的时候,上颚兴
奋,软腭与小舌头抬高,脖子后面以及后脑勺的头皮绷紧的力量,这些是一致的,统称为“向
上的力量”,这是声音空间感的主要来源。打哈欠以及深呼吸的时候,脖子向外扩张,舌根
与喉头下沉(舌根与喉头是连在一起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