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学习“大寨精神 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心得-许斌武(一).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学习“大寨精神 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心得-许斌武(一).doc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1/9/2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学习“大寨精神 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心得-许斌武(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关于学****大寨精神 感受红色文化”学****心得-许斌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精神旗帜引领梦想扬帆远航
--参加“学****十八大报告传承与时俱进大寨精神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绿树成荫的虎头山俯瞰着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村庄,一边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边是饱经风霜的窑洞;一边是曾经“七沟八梁一道坡”的层层梯田,一边是华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里,是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典型,是解放后农村建设的旗帜,是五六十年代老人们的记忆,是教科书上的经典,是我们心中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里,有“主动让贤”的老英雄贾进才,有“三战狼窝掌”的劳模陈永贵,有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有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标语,有周总理的三次到访,有郭沫若的亲笔题词,有名人陈列馆;这里,有“大寨核桃露”,有“大寨酒”,有“大寨黄金饼”,有“大寨羊毛衫”……这里,就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
怀着对大寨的无限敬仰,带着对大寨精神的好奇和疑问,在*年*月*日至*日,我参加了由**组织的“学****十八大报告、传承与时俱进大寨精神”培训班。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培训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文艺演出的形式,
1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提升了能力,坚定了信念,找到了差距,结识了友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大寨的发展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创业史,激励我们艰苦创业。
建国初期,面对大寨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寨人曾在仅有58名男劳力的情况下,在48天内就修筑了24道堤坝;曾用了十年的时间,使粮食增产近3倍;在中国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反而每人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尤其是我们登上的虎头山,那里是记载大寨人精神的灵魂家园,过去是怎样的不得而知,但现在是一座漂亮的小山,导游说过去这里只是一片荒山,没有利用价值,可倔强的大寨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凿石铺路,改造了这里,他们用自己的奋发努力和昂扬斗志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
现在,我们的国家富裕了,条件变好了,但是与大寨人的艰苦创业相比,我们丧失了一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发展中遇到问题了,不是尽力解决,而是绕道走和打退堂鼓;生活中遇到困难了,不是自立自强,而是怨天尤人;做事的时候,“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2事实上,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大寨精神告诉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将以大寨精神为动力,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积极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共同致富。
大寨的发展是一首顾全大局、致力民生、共同富裕的发展歌,提醒我们执政为民。
从改造农田,到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大寨人屡创奇迹。遭遇特大暴雨的严重灾情,大寨人不仅不要救济,仅用一年时间便医治了灾害;困难时期,大寨人仍然人均交粮2021斤。大寨人民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作为大寨“当家人”的郭凤莲也回馈给了大寨人应有的保障。在1993年,大寨还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村里的老人就可以领到一个月30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