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归园田居(其三)》.ppt

格式:ppt   大小:1,24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归园田居(其三)》.ppt

上传人:1652129**** 2021/9/24 文件大小:1.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归园田居(其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归园田居
陶渊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此诗写于陶渊明归隐的第二年。归隐之前,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讲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强调: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背景:
此诗写于陶渊明归隐的第二年。归隐之前,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讲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强调: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
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A、谚语有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的季节在清明前后,“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时节已经是春天的末尾了。   B、再看第二句话,“草盛豆苗稀”,草长得很茂盛,这证明已经不是初春了。
  C、再有,“夕露沾我衣”,露水不是哪个季节都有的,只有在白天比较热的时候才可能有,因为到了晚上温度会稍微降低,白天的热空气遇冷,就变成了露水。   所以这个季节应该是“春末夏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