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破阵子》教学案
教学目标:
了解辛弃疾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
理解内容,体味意境
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我们刚刚学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他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 喊出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古的苍凉与寂寞。报国无门,是中 国古典诗词一个常见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 子》,就是一首这样主题的悲壮诗篇。
二、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 常识填空
辛弃疾:()时期的爱国词人。字( ),号( )。
2、 字音通关
麾下( )炙( )霹雳()弦惊( )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一) 朗读练习
1、 师范读,生注意:字音、停顿、语气、语调情感的把握。
2、 生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予以点评,然后齐读。
(二) 整体感知
这首词所传递的主要情感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
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 ?为何要在 梦中回到连营?
明确:“醉”表达了词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闲居在家, 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 剑;“剑”,是一种兵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写了什么 内容?
——这几句写的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场面,壮观,豪迈。将士们竟然吃 “八百里,暇”这样的名牛肉一一只要是杀敌卫国,这又算得了什么?体现了 将士的豪迈之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两 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 看到的场景。
——对仗。《破阵子》这两句要求对仗。出现了 “马”和“弓”,这是战 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激烈的战斗场面。马飞快,追 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 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 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
——不是。“君王天下事”,作者看来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思想 是一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 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 汗青”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 说“白首为功名”,这些都是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 关系?
——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 意陡转,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情壮志跌落为深 沉痛苦的悲叹。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语衬托铺垫的。这 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 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愤,而叹息。
“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
——第1,诗人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