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5-2006学年第1学期《动物传染病学》(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蓝舌病:是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消瘦,口、鼻和胃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
2、疫苗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在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3、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因素,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就是内源性感染。
4、垂直传播: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5、疯牛病:亦称“牛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长潜伏期的传染病,该病表现病情逐渐加重,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元空泡形成特征,病牛终归死亡。
6、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丘疹变化、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病禽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黏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7、内基氏小体(Negri’s bodies):是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大脑海马角、大脑或小脑皮质等处的神经细胞中的一种嗜酸性包涵体。位于神经细胞包浆内,直径3-20μm不等,呈椭圆形,呈嗜酸性着染(鲜红色),但在其中常可见嗜碱性(蓝色)小颗粒。
8、恶性卡他热:又名恶性头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致死性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粘脓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
9、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10、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其病变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计20分)
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亚型主要为 H5 和 H7 。
2、小鹅瘟主要侵害 4-20 日龄的雏鹅,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渗出性肠炎。
3、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诊类型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主要发病年龄分别为1-3日龄、 10-30日龄和断乳仔猪。
4、羊梭菌病包括羊快疫及猝击、羊肠毒血症、黑疫和羔羊痢疾。
5、在奶牛场进行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检疫的常用方法分别是结核菌素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6、猪丹毒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变化,亚急性病例的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慢性病例表现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7、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体是I相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
三、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C ;2、A;3、D ;4、B;5、A ;6、B;7、A ;8、B;9、C;10、B。
四、问答题(计50分)
1、列举三种重要的鸡呼吸道传染病,简述其流行病学和病变特点以及实验室诊断要点?(15分)
2、列举三种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并从病原、流行病学和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