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赠汪伦》教案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赠汪伦》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赠汪伦》教案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 、学科:语文 3 、课时:第 1 课时。 4 、学生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 116 页。(2 )搜索诗人李白的有关资料。二、教学课题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激发学生珍惜友情、重视友谊的思想感情。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 25 课《赠汪伦》内容分析: 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 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 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学情分析: 小学是记忆的最好时期, 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内容, 感悟古诗意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如果我们单是从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到每句诗的意思, 再到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 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对古诗的解释, 那么这节课就显得呆板, 缺乏生命活力, 所以我这节课的设计就摒弃逐字逐句串讲和支解, 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思维、读书感悟和让他们通过反复地诵读来体会古诗的情感上。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或图片。 2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和本课的课型特点, 针对低年级的年龄特征, 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 以朗读作为重点,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四、教学过程一、知诗人板书“李白”, 谁能把收集到有关李白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李白资料介绍) 1 、出示插图: http://imag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A1%B6%D4%F9% CD%F4%C2%D7%A1%B7%BF%CE%CE%C4%B2%E5%CD%BC&in=21429&cl=2&lm=-1& st=-1&pn=7&rn=1&di=79724056155&ln=1909&fr=&fm=result&fmq=1233730603218_R&ic=0 &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di79724056155 &objURLhttp%3A%2F%2Fimgsrc.%2Fbaike%2Fpic%2Fitem%2Fd1e312f445da22d47 &fromURLhttp%3A%2F%2Fbaike.%2Fimage%2Fd1e312f445da22d4760 9d790&W500&H444&T10640&S50&TPjpg 2 、李白的生平简介: http://baike./view/ (1)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朝伟大的诗人。他的祖籍在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五岁迁居四川江油县。人们称他为诗仙。(2) 我们学过《静夜思》、《早发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