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蒹葭20.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蒹葭20.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9/26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蒹葭20.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蒹葭》
教学目标: 熟读成诵,体味《诗经》的音韵美。
品味诗歌,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熟读成诵,体味《诗经》的音韵美。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播放音乐,聆听朗诵,之后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握诗中的意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
《诗经》简介:
(请一位同学介绍,其他学生注意听讲,对于风雅颂,赋比兴等相关文学常识要注意记录,有不明白处可以提问。)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多都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头创作;
雅: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
颂:贵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为主。
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真言之者也(叙事、抒情)
比:以此物比彼物(比喻、比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环境描写)
一、自读,读准字音
(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听,学生纠正读音。)
蒹葭 (Jiān jiā) 晞 (xī)
湄 (meí) 跻(jī)
溯洄 (sù huí) 坻(chí)
涘(sì) 沚 (zhǐ)
朗读指导:
每章前两句,语速应缓慢,读出些凉意。
“溯洄”、“溯游”两句,动作急迫,语速应较急促。
“道阻且长”等句,语速应慢,体现险阻重重。
“宛在”三句,应读出失望,怅惘之情。
(根据朗读指导,全班齐读诗歌,把握节奏。)
二、研读,感受音韵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风”是指各地的歌谣,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朗读,结合《诗经》的艺术特色,体会《蒹葭》的音韵美,根据课后的思考探索,思考:
《蒹葭》中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提示:从句式、用词、韵脚等方面分析。)
老师点评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男女生交替朗读,把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三、细读,理解内容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尽量用优美语言翻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