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口算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回忆百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知识,经历口算加减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能进一步熟练、正确地口算学过的加减法,提高口算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 通过口算题组对比练习,让学生能发现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规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
1、出示一些数字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很多的数字宝宝,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些数学来到我们的课堂,瞧!请仔细的观察,你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是的,有的是一位数,,把它们分分类,教师出示分好的数字。
有了这些数字宝宝,我们就可以组成许多的算式,你瞧!
2、出示乱放的算式,你能看出这些算式的不同吗?你会把它们分分类吗?
5+3= 20+80= 24+20= 24+5= 26+12= 24-8=
9+7= 80-40= 78-70= 75-3= 47-32= 25+7=
同桌交流确定分类的方法后,用桌上的算式卡摆一摆。
3.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启发:你可以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还可以怎么分类?选择不同的资源组织交流。
交流一:按加法减法分
分法一:加法:5+3= 20+80= 24+20= 24+5= 26+12= 9+7= 25+7=
减法:24-8= 80-40= 78-70= 75-3= 47-32=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呢?
好多小朋友是按加减法来分的,这样分是可以的,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
板书加减法
交流二:按数位分
分法二:
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展示分类好的算式表格.
5+3= 9+7=
24+5=
25+7=
20+80=
24+20=
26+12=
8-5=
8-3=
75-3=
24-8=
80-40=
78-70=
47-32=
(1)师:我们一起来看,5+3 9+7你会计算它们吗?指名口答得数,教师板书。
师:你能根据5+3这道算式说出减法算式吗?
这些算式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2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小朋友来说真是太简单了。
(2)师:那我们再来看第二竖排,先指名说说两道加法的口算方法,提问: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板书:进位,不进位)是的,我们在口算时要注意区分进位和不进位。
我们再来看这两道减法算式,指名口答口算的方法?你觉得哪道比较简单呢?为什么?
是的,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退位和不退位。
观察这一类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这类算式中的进位加、退位减是比较难的口算,你们害怕它们吗?我们来试试吧!学生抢答
28+6 52+9 24-7 50-8 81-5
(3)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一类算式,直接齐答得数。26+12,47-32 这两道让学生说一说算法,教师小结,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我们都要注意相同的数位才能相加减。
老师这还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