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二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项目内容课程资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在本册教材中, 学生将进一步学****除法, 混合运算, 生活中的大数, 探索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学****测量、认识图形、方向和路线, 统计等内容, 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与统计观念, 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有余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活动, 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 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 并能结合实际, 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 .第六单元“加与减(一) ”,第八单元“加与减(二) ”。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惯; 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 .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 千米”“ 1 分米”“ 1 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角, 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通过动手操作,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三、统计与概率 1 .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 .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1个单位);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回答一些单间的实际问题, 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四、实践活动 1 .设计希望小区示意图。 2 .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 .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 4. 走一走 10 米大约有多少步, 100 米大约有多少步; 估一估 100 0 米大约有多少步。 5 .用附页 1 中的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6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7 .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记录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教学重点: 1.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有余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