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听课评课意见.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听课评课意见.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听课评课意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听课评课意见今天在五( 2 )班听了施老师执教的一节数学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上, 她那从容淡定, 落落大方的敎态, 让我感觉施老师天生就是一块当教师的好料。整节课教师的自信感染着学生,学生的自信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课堂气氛十分高涨。开课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创设与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朴实,真实有效。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施老师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 在复****中感知, 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 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 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 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 数一数紧密的结合, 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 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练****设计颇具匠心, 有边讲边练, 边练边总结, 还有专项训练; 有口头回答, 还有动笔计算; 还有思维干扰训练,比如:前 4 道都是体积单位的换算,最后一道变成了面积单位的换算。有的学生就容易思维定势, 当成体积单位换算, 而老师早就把准了学生的脉, 不按常规出牌, 可谓一箭双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 施老师整节课都注重让学生说算理, 说过程, 而且很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 并及时给予评价, 给了学生明确的方向指引。商榷之处: 1 、大象和小兔谁的蛋糕体积大?这个环节让学生猜测,接着可以进行小组验证,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 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教具直观演示, 课件动态演示等不同形式证明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有了这个基础,推导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时,可以让学生比较, 用哪种方法方便证明呢?当然是计算了。 2、教学例 3时, 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为什么× 进率, 为什么÷ 进率, 要让学生明白期间的道理。今天上午,我在五( 10 )班教室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许多数学老师进行了观摩, 课后也及时给予了评价。通过教学和评课这两个环节,我的感受颇深。《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 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再通过验证探索发现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0 。教学中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 1 分米, 另一个棱长为 10 厘米,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棱长 10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000 立方厘米。由此发现: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 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接着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并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大家的意见,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优点有: (一) 课堂上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我先让学生猜想, 再进行探究验证, 最后得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0 ”的结论,然后再运用次结论进行单位换算。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想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